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进博会高招盘点:一睹古代进口好物的风采!

发表时间: 2024-11-05 08:24

进博会高招盘点:一睹古代进口好物的风采!

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七届进博会‪今日开幕

琳琅满目的进口好物再次集结

早在2000多年前

也有漂洋过海而来的物件

让人大开眼界

一起认识西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银盒

这颗小巧精致的“蒜头”

原产地:波斯

说起盒子⁢

你的印象是不是下图这样?

小小盒子精致起来也可以很惊艳

绝不只是一个收纳器皿

西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银盒

就让人拍案叫绝

它来自遥远的波斯

由盒盖与盒身两
部分构成

整体呈扁球形

上下分别装饰有两排蒜头形凸纹

每排26枚“蒜瓣”上下交错

紧凑排列在一起

盖与器身的连接处

则用两圈穗状纹带巧妙衔接

一层极薄的鎏金为其增添光泽

显得分外闪亮

漂洋过海而来?

有啥证据

这件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银盒

在中国的土地里深埋2000多年

却不是made in China?

说它是来自波斯的舶来品

主要是从造型、纹饰和制造技法上看出来⁧的

这件银盒从造型到纹饰

与同时期或者更早的中国金属器皿

风格迥异

而在古波斯帝国时期的金银器中

却能看到不少与之相类似的器物

大流士金碗,波斯,约公元前522—前486年

公元前

古代中国在器物上加工立体纹饰

常见的是范铸青铜花纹的传统技法

而同期的古波斯帝国

则盛行在金属器上加工的锤‫揲技法

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时代的薛西斯金碗

铭文壶,银,伊朗,公元前10—前8世纪左右

这种技法

利用金、银质地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

将金银锤打出各种形状

‪南越文王墓银盒表面的凸瓣纹

也是使用这一技法打造出来的

正在展出的银盒

当时南越国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因此这件精致小巧的银盒

可能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中西融合

典型舶来品也可以很本土

虽然是一件舶来品

但是这件银盒并不全然‪充斥异域风情

在它身上还有着许多中国工匠改造的痕迹

从顶部俯视

盒盖上焊有的三个银质小凸榫

经检验

与银盒器身的金属元素含量并不一致

推测这三个小凸榫可能是

用于连接加装​的盖钮

更加方便中国人的使用

底部的鎏金铜圈足

也有明显加工痕迹

为后期为银盒添加的部分

银盒底部的鎏金铜圈足

中国工匠的智慧

与外来审美与工艺

在这件银盒上完美结合

从古至今

文明在交流合作中不断迸发新的光彩

也有越来越多国家共赴“进博之约”

让“朋友圈”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