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老人去世后遗像放置有讲究,四个位置要特别注意!

发表时间: 2024-09-08 15:35

老人去世后遗像放置有讲究,四个位置要特别注意!

生老病死是人生四件大事,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葬礼的习俗更是重中之重。

然而,当去世的亲人下葬之后,遗像的处理却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困扰。

随便收起来总感觉不合适,摆在家里每天看到的位置心里又会难受,总感觉怎么都不合适。

那么,遗像到底该怎么妥善处理呢?存放的位置又有什么忌讳呢?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红星新闻】,具体链接赘述在,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古代的时候,逝者的遗物通常都会跟随遗体一起下葬,因为古人都认为死后会前往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同样需要生活,甚至贵族们还会特意准备不少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而到了现代,火葬制度实行之后,依旧有不少人会选择将遗物跟随遗体一起火化,这样既可以寄托哀思,也可以减少病菌传播。

更有一些家庭还会把遗照也一起烧掉,以免睹目思人。然而,这样的决定却会带来一些问题。

2024年5月11日,四川遂宁某地的户政大厅里,走进来一个穿着白色外套的男性。

他一进门就询问辅警何利春能否看一下父亲已经注销的户口信息,经过一番询问,何利春才终于了解到他的真实目的。

原来,这名男子叫邓志强,今年已经42岁。他自从初中辍学之后就一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老家。2007年,邓志强的父亲在建筑工地突然发生意外坠亡。

当时邓志强都没赶得及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家里也一直没有保存过父亲的照片,他只能用父亲的身份证照片去扩印了一张遗照。可是这些年因为经常搬家,他不小心将这张遗照丢失了。

2024年,邓志强发现自己竟然连一张父亲的照片都没有了。这种遗憾,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他只能尝试去派出所寻求帮助。

辅警何利春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情。她迅速在户籍系统中查找,果然找到了邓志强父亲的一代和二代身份证照片。

当何利春将这些照片拍下来交给邓志强时,邓志强接过手机,手指微微颤抖。他看着屏幕上父亲的面容,他低下头,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邓志强擦干眼泪,向何利春表达了感谢,没想到何利春在他走后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所以无论是什么原因,最好还是要保留一下去世亲人的遗照,不然等到以后想要看看亲人的样子都没有办法。

不过,遗照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说法,不能随随便便就放在家里。

在一些地方,有当地风俗传统解决遗像摆放问题。

例如,贵州很多地方习惯将遗像放在堂屋中,挂在香火旁边。这是先人灵魂的栖息地,也是先人护佑后人的场所。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寄托了家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处理遗像的常见方式。

将遗像摆放在祠堂最为合适,供奉时可以缅怀先人。这种方式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家族历史的传承。

一些家庭为了看到过世家人的遗容,专门设置供台存放遗像。逢年过节及特殊日子,可以对先人进行贡酒、贡饭、贡茶等怀念和尊重。

也可以将遗像摆放在偏房,偏房通常较少有人进出,适合存放遗像。

将遗像放在墓地里或者是墓碑上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每年清明祭奠的时候可以擦一下照片,这种方式可以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作电子相册或数字记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永久保存逝者的影像,还可以随时随地缅怀逝者。

对于没有合适存放地方的,可用黑布包裹遗像存放在不常翻动处。这种方式既保护了遗像,又避免了睹物思人的痛苦。

如果需要将遗照摆放到家中,就需要记住几个忌讳的地方。

首先就是不要把遗照摆放在正对大门口的位置,不然每次进进出出都会先看到遗照会影响家人的情绪,如果有陌生人上门也可能会被吓到,而且也会惊扰先人。

其次,最好也不要摆放在卧室里,卧室毕竟是休息的地方,如果每天都对着遗像,可能会睡不好觉。

当然,也不能把遗像放在仓库里,那里都是存放杂物的地方,摆放遗像很不尊重逝去的亲人。

最后,遗像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都会选择半身照而不是全身照,更能体现逝者的形象,也更适合作为遗像。

平时在遗像前更要保持肃静,避免打闹或频繁走动,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2023年,一则名为“我帮全村的老人,拍好了遗照”的短视频在全网爆火,视频拍摄者吴慕亮(化名)为村里14位老人拍摄了遗照。他们中最大的83岁,最小的不过53岁。

吴慕亮表示,拍照片的起因是有一天奶奶突然询问自己:“能不能给我拍一张好看的照片,我走了以后可以当遗照。”

吴慕亮听完心里五味杂陈,原来就在10年前,他的爷爷因为急病去世了,家里人翻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一张合适的照片,最终爷爷的葬礼上都没有摆放遗照。

而这一年,吴慕亮的村子里又接连去世了好几位老人,他们都是奶奶的好朋友,或许是因为这些朋友,让奶奶有了提前拍好遗照的想法。

在了解到奶奶不想给以后留下遗憾之后,吴慕亮就决定要记录下奶奶最美好的样子,他还买了染发膏,给奶奶打扮好,又找来一块红布当做背景板,拍下了一张最美的“遗照”。

没想到,村里的老人在听说之后,都跑过来找到吴慕亮,希望也能给自己拍一张照片。吴慕亮还说在方言里他们都把“遗照”叫做“老人照”,大家都知道这张照片是做什么用的,但是没有人会抵触和忌讳,反而还会说说笑笑,看得很开。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对于遗像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参考资料

红星新闻

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