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鸟在笼中”:一则对联背后的故事与哲理

发表时间: 2024-11-16 08:00

“鸟在笼中”:一则对联背后的故事与哲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起对联,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这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比如每年都要贴的“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又称“春贴”、“门对”、“门贴”、“门联”等。

对联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彼时称“桃符”,主要作用是驱邪、祈福,陆游在《除夜雪》中曾写: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王安石在《元日》中亦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了唐代,桃符又逐渐演变成“楹贴”,即“楹联”,并开始注重平仄对仗,这也是骈文和律诗的基础。

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出自后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之手,他平日就喜欢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观才华。

诸位大臣纷纷响应,但所写之联孟昶皆不满意,于是亲自上阵,大显身手,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联的发展源自于《易经》的“阴阳两爻”,据《周易·序卦传》载: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古人认为万物相对,故言“无独有偶”,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契合这一点。

对联文化,雅俗共赏,既有其严肃性,比如祠堂宗庙之联就很考究。王维游灵景岩斋舍时,就曾写过一联,堪称绝妙,并饱含禅理:

明月入怀清风在抱;

流水怡志寒泉洗心。

不过,对联也有其广泛性,茶余饭后,对上一联,用之取乐,哈哈一笑。野史记载,苏东坡和苏小妹斗嘴,嘲笑妹妹额头大,就写过一联:

“未出厅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回敬到: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方流到腮边”

自然,苏东坡是没有妹妹的,就一个姐姐苏八娘身世还比较凄惨,18岁就死了。所以,这个故事当为杜撰。

但苏东坡和佛印之间的故事,却有史书记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某一日,苏东坡与佛印河中泛舟,当时正值初秋,微风轻拂,波光粼粼。饮酒间,苏东坡见岸边有条大黄狗,正在啃食骨头,就出了一联调侃佛印: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也不甘示弱,随手就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扔进了河水中,并高吟到:水流东坡诗(尸)。

谐音梗算是被他们俩给玩明白了……

关于对联,古代确实有比较高难度的,如是这联:

上: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明代大才子徐渭,还写过两联一模一样的:

上: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hǎo)和好(hào)两个读音,被徐渭玩得溜溜转,这就是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之处,往往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些日子,和文友聊起对联文化,其中一位友友就说,他在一本古书中见过一个上联,讲给许多朋友,都没人能对出来,因此也拿出来考考大家。

此联借《三国演义》而题,上联是: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这一联的妙处,不但巧用了人名,还蕴含着关羽的命运。彼时刘备刚刚在“汉中之战”中大捷,称“汉中王”,曹操心有不甘,便准备亲率大军攻关羽。

时孙权与关羽在联姻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因此曹操用计联吴,共同伐关羽,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斩首级。

所以这一联的确是不好对。

但高手在民间,因下联不得,朋友便将此联发到了网上,很快就有网友对出。

网友也借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还联,对:豹入水泊,笑林冲真是吴用。

林冲绰号“豹子头”,后入水泊梁山,与上联“鸟在笼中”刚好相对,而林冲虽为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但入梁山后,并没有显赫的作用,所以下联取“吴用”谐音对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最近《黑神话·悟空》爆火,有网友借《西游记》对: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唐三藏和三徒弟赴西天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但《黑神话·悟空》讲的是悟空辞佛位以后的事,六根散落。因此以佛之“八戒”来达到“悟空”之境界,与上一联相对,极其巧妙!

文友们如果有奇思妙想,也不妨一展身手。




来源:“墨风文史”

编辑:阿杰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