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9 10:46
我们在 20 多岁的时候,大多拥有充沛的精力,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但随着岁月流逝,步入 35 岁之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逐渐增大,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也悄然而至。
或许你也感受到:熬夜后的疲惫再也无法一觉恢复,长时间的紧张工作让你时常焦虑,甚至连“简单的运动”都会感到吃力。
35+ 的人生,不再只是拼体力或智力,而是对“身心健康”的全面考验。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关注身体的健康,更要注重心理的平衡与成长。因此,我提出一个新的生活理念——“身心+”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够帮助你在 35 岁之后,找到更健康、更幸福的人生节奏。
一、什么是“身心+”的生活方式?
“身心+” 是一种 身心合一、内外兼修 的生活态度。它并不是单一地关注身体健康,或者仅仅追求心理疗愈,而是将 身体、心理和生活方式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真正的身心平衡与和谐。
“身心+” 包含三个重要元素:
“身心+” 不是一味追求极端健康,也不是让你活得苦行僧般清规戒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 身心平衡的节奏,从而提高整体幸福感。
二、35+ 的人生,为什么需要“身心+”?
35 岁之后,我们的生活处于 “上有老,下有小” 的阶段,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常常让人感到身心俱疲。如果此时还不注重健康与心理调适,很容易陷入以下几种状态:
“越来越多的循证证据表明,健康和寿命的60%取决于生活方式。没错,决定健康和寿命的占比最大的原因,不是先天的基因,也不是什么大灾大难,而是再平常不过的,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现在咱们国内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多少?27.5%,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里有将近3个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患者2亿,超重或肥胖人群2.4亿。”
三、如何开启“身心+”的生活方式?
要实现“身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规律运动,强健身体
35+ 的人群常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了运动,但此时正是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阶段,适当的运动尤为重要。可以选择 低强度、可持续性的运动,如慢跑、瑜伽、快走、游泳等,既能增强心肺功能,也能放松身体,舒缓压力。
(2)优质睡眠,修复自我
优质的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关键。
推荐一个培养好睡眠习惯的口诀——“上下不动静“
早睡(上)早起(下)精神好,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尽量规律;
中午不要睡太久,打盹就好,20分钟左右刚刚好。不要太长了,可能更困,状态不好,而且晚上会睡不着。
每天要有1小时左右的户外运动。
睡觉前一小时要平心静气,冥想、阅读都是好方法。阅读选择逻辑性强的书籍效果更佳,小说类禁忌。
(1)练习正念冥想,提升专注力
正念冥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专注力,减少焦虑感。每天花 10-15 分钟进行正念练习,专注于呼吸或冥想,可以让你的大脑得到放松,情绪更加平和。
(2)接受不完美,拥抱“知足心态”
35+ 的人生阶段,我们往往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总想着追求完美。然而,接受不完美、学会“知足心态”才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找满足感和幸福感。
(1)重新审视你的时间管理
35+ 的人生,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试着用“时间清单”的方法,每天列出你最重要的三件事,先做这些关键任务,而不是让琐碎的事情填满你的时间。
学会为自己留出“独处时间”,这不仅能帮助你放松,也能让你重新思考和规划生活。
(2)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身心+” 生活方式也意味着我们需要优化自己的人际关系。与其追求社交的广度,不如追求深度。
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和真正关心的朋友,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中。建立有质量的连接,才能让我们在情感上获得更多支持和满足感。
最后的话:
35+ 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我们重新设计生活、寻找身心平衡的关键时刻。
“身心+” 的生活方式,不是让你盲目追求健康或放下工作,而是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 平衡点,让身体与心灵和谐共舞。
这剂“身心+”的药方或许一开始有些苦涩,因为它要求我们跳出舒适区,重新审视并改变现有的习惯。然而,当你真正践行它,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加轻盈,心态更加平和,生活更加幸福。
让我们一起开启“身心+”的生活方式,去迎接 35+ 的精彩人生。
记住: 健康的身体是生活的基础,平和的心态是幸福的源泉。愿你我都能在“身心+”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