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4 16:51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2年,江西的王先生在古玩市场的一个小摊上,花一万块钱买了一本残缺的书,身边的人都说王先生是有钱没处花。
然而,谁也没想到,王先生买的这本破书,不仅惊动了专家,甚至还摇身一变成了身价2600万的宋版书籍孤本,最终在北京匡时拍卖会上以2990万的高价成交。
这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竟然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
王先生是江西本地人,他从小就对文物古玩特别的感兴趣。
对于他的这种爱好,父母其实一开始是并不看好的,因为研究文物古玩可是一门技术活,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极好的心理素质。
而这两种王先生恰好都不具备,所以,父母觉得他肯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后来,王先生的做法却让他们刮目相看。
虽然,王先生小时候总是上蹿下跳的,但是每当遇到与自己爱好相关的事情,他都会变得沉着冷静下来。
看着王先生的这种态度,父母开始转变了从前对儿子的老看法,他们开始支持儿子所做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然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古玩店,看着这满屋子的藏品,王先生的心中就很开心。
平时除了照看自己的古玩店以外,王先生还喜欢去古玩市场转一转,这里有很多的真品也有很多的赝品。
至于最后能不能买到真品,还得靠自己的眼睛来辨别,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和历练,王先生的眼睛可是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的。
虽然有些时候不太准,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很靠谱的,他最喜欢去古玩市场捡漏了。
这天,王先生又来到了古玩市场,这里每天都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大家都是奔着找有收藏价值的古玩来的。
不过,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有很大一部分人会铩羽而归,因为真正的好东西,识货的人是不会拿到这里来卖的,当然,也不乏有漏算的,王先生就是奔着这些被漏算的古玩藏品来的。
他就这样在古玩市场溜达着,边走边向路边的摊子看去,在王先生看来,这摊位上摆放的都是一些不值几个钱的东西,看来今天他也是要空手而归了。
就在王先生准备溜达回家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脚步,盯着一个摊位发起了呆。
那摊位上摆放了很多件古玩,在这堆东西的角落里放着一些破旧的书籍,而王先生所看的正是这些书籍。
通过这书籍的外表来看,好像是有些年头了,不过具体是不是珍品,那还是得仔细看过才知道。
抱着这样的想法,王先生来到了这个摊位面前,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明明是奔着书去的,却拿起了其他的东西看了起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王先生的这种行为在这里是正常的,像这种古玩摊位上的老板大多数都是很有心眼的,这里的物品都没有特定的价格。
如果你表现的很喜欢这件东西,有些老板可能就会刻意的抬高价格,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行为出现,王先生才会做出如此举动。
他先假装喜欢别的东西,然后再不经意间跟老板提起这些书,想让老板把这些书便宜一起卖给他。
最终,在王先生的一番努力之下,他用了一万块钱买下了这些书,如果是在不知道这些书的价值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很多人说王先生是冤大头,但是,在后来这其中一本书的价值可是直接翻了两千多倍。
将这些书买回家以后,王先生便开始仔细查看了起来,从这些书中,王先生还真的找到了一本古籍。
这本古籍名叫《礼部韵略》,这是北宋时期的书,那可是价值千金,在王先生发现这本之前,世界上就只有一本残缺的,还是被日本的真福寺收藏了。
如果王先生手中这本是真的,那可真的是大喜。
为了验证这本书的真伪,王先生带着书来到了江西图书馆,希望能够取得这里专家的帮助。
专家听到后,确实是对这本书十分感兴趣,但是他们对《礼部韵略》了解的不多,所以也不敢轻易下决策。
为了保险起见,江西图书馆他们又联系到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李致忠老先生。
李致忠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激动的不行,他迫切的想要见到这本《礼部韵略》。
2012年10月底,他终于见到了《礼部韵略》这本书,在看到这本书的一瞬间,李致忠的眼睛都亮了。
他仔细的磨着纸张的材料,观察着书上的字体以及内容,经过李致忠的一番检查后,他基本确定了这本书确实是《礼部韵略》。
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还得找人进一步分析才对。
在李致忠的一番操作之下,这本书的朝代基本是被确定了,是北宋最早一版刻本《礼部韵略》,价值不菲。
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王先生是非常开心的,他是真的捡漏捡到宝了,王先生本来不想把这件事传扬出去,可是他都拿来做鉴定了,这件事情肯定是瞒不住别人的。
鉴定结束后没多久,就有很多的收藏家出高价来购买王先生手中的《礼部韵略》。
我个人觉得如果换做是我,可能就将书卖出去了,毕竟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不过,王先生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出售这本书,而是做出了另一个决定。
王先生决定拍卖这本书,但是由于这本书年头已久,有很多残缺的部分,如果就这么拍肯定是拍不了多高的价格。
于是,王先生就先请李致忠老先生将这本《礼部韵略》的残缺修复了一下。
虽然,耗费了很长的时间,但好在最终努力没有白费,2013年,这本书在拍卖会上被拍出了2990万的高价,这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
王先生这一招实在是高明,既让古籍重现天下,自己又赚了一大笔钱,这可真是太划算了。
文物是我国历史的证明,也是我国的瑰宝,希望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能够尽快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