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6 13:40
编辑:WBY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少年肖波化身恶魔索命。
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肖波在人畜无害的年纪,却手刃至亲。
肖波大开杀戒,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血海深仇?
十二岁一个本该无忧无虑享受时光的年纪。
肖波却背负三条人命。
而被肖波杀死的三个人,竟是肖波的血缘亲人!
这桩惨案发生在一个放学的黄昏。
与同龄人成群结队,有说有笑回家不一样的是肖波。
肖波每次放学都是独自一人回到姑姑家。
由于父母早年间离婚分居,只能将肖波寄养在姑姑家。
在班级里,肖波也是最透明的一个。
甚至可以说肖波连一个知心的好友都没有。
独来独往的肖波渐渐沉默寡言,在外面基本上就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
而一放学到姑姑家,肖波就会发生莫大的转变。
外人眼中的乖巧男孩,在姑姑家简直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恶魔。
姑姑为了能让肖波成为更好的人,自然对肖波的管教会稍加严格。
平日里姑姑看到肖波玩游戏都会大声呵斥。
姑姑将肖波看做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只希望他能长大成才。
不要再吃父亲吃过的没文化的苦。
但小小年纪的肖波,哪里会懂得姑姑的良苦用心。
肖波只知道,姑姑在阻止自己做喜欢的事情。
每当肖波沉迷在游戏里的时候,他就会获得无尽的快乐。
仿佛只有在游戏里,肖波才能暂时的逃离这个世界。
在一次放学之后,肖波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
而这时表妹的一句话,却让肖波心生杀机!
表妹看到肖波一回到家直奔电脑,就立刻大喊“我要告诉妈妈”。
肖波回想起曾经因玩电脑,挨着姑姑的打。
瞬间,肖波就去捂住表妹的嘴。
肖波怕极了姑姑知道他玩电脑后,会再次打他。
但表妹哪会乖乖的闭嘴。
表妹一直在家的高升呼喊,终究是唤醒了肖波内心沉睡的恶魔。
恼羞成怒的肖波立即就红了眼。
直奔厨房就拿起菜刀,对着表妹说“你再喊,我就杀了你”。
表妹以为这只是哥哥吓唬自己的玩笑话,就继续喊。
结果,肖波真的对表妹痛下杀手。
表妹就这样倒在了血泊当中,此时的表弟呆呆地看着血案的发生。
肖波看着幼小的表弟,怕表弟将自己杀人的事情说出去,连带着表弟一并杀害。
短短半小时之内,肖波连杀两人。
杀完人的肖波竟丝毫没有恐惧的情绪,反而继续坐在电脑桌前玩起了游戏。
直到姑姑下班回到家,看到眼前的一切。
姑姑无法接受这一切的发生,眼前的儿女就这么失去了生命。
可肖波的杀人计划还在继续。
肖波趁着姑姑瘫倒在地之余,拿着菜刀就向着姑姑砍去。
肖波仿佛砍木头一样朝着自己的姑姑一刀刀砍去。
在姑姑难以置信的眼神中,肖波将自己的亲姑姑杀害。
对于肖波而言,这简直就是报复的快感。
砍向姑姑的每一刀,都是肖波平日里对姑姑的怨恨。
肖波将姑姑对自己的教导视作无法挣脱的枷锁。
但却唯独有一个人,逃过了肖波的魔爪.....
肖波在杀害姑姑后,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不仅将姑姑钱包里的钱取走,甚至竟直接跑去网吧打游戏。
杀完人之后还能这么自若坦然,肖波简直与恶魔无异。
当肖波姑父下班回到家,血腥味冲涌到鼻尖。
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妻儿全都倒在血泊之中。
姑父赶忙呼唤肖波,生怕肖波也出事。
殊不知,造成这桩血案的凶手正是肖波。
在家中未找到肖波的姑父,以为肖波沦落到歹徒之手。
姑父立即就报了警。
当警察赶到后,迅速调取监控寻找肖波。
赶到网吧后的警方,看到肖波在怡然自得的打游戏。
甚至还和队友有说有笑。
俨然一副网瘾少年的样子,让人丝毫看不出来是刚了结三条人命。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真相最终大白。
无数网友对事情的真相为之心头一颤,无法置信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竟是杀人狂魔。
而面对自己杀人的事实,肖波也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由于案发时,肖波未满14岁。
按照《刑法》,肖波不需要负担刑事责任。
12岁的年龄,杀人不犯法,也让肖波更加的逍遥法外.
但这一法律也在2020年得到了修正。
肖波在面对自己姑父的时候,只有“对不起”三个字。
而肖波的歉意也是长大之后好好读书,来报答。
即使再多的报答,也无法挽救妻儿三人的性命。
肖波变成现在这样,和同年的遭遇脱不开关系。
都说父母吵架离婚,最受伤的就是孩子。
早年间,肖波的父母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对于父母的争吵,肖波已经见怪不怪。
在父母第一次吵架的时候,肖波还会因为恐惧而吓得流泪。
此后的肖波,看着面红耳赤争吵的父母已经习以为常。
通常,肖波还没到家,就能听到巷子里传出的争吵声。
这时的肖波也不回家,只能独自一人在街上流荡。
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去游戏厅待一会。
就这样游戏厅成为了肖波唯一可以逃避现实的去处。
等到父母离婚之后,肖波就更是无人管教。
爹不疼娘不爱的肖波,只能被送去奶奶家。
而奶奶年事已高,也无法教导肖波,才迫不得已送去姑姑家。
姑姑希望肖波能长大成才,不在重蹈肖波父亲的覆辙。
因此姑姑对肖波的管教也极其严苛。
姑姑早已经将肖波看做自己的亲生孩子,否则不会花这么多精力来教导肖波。
年幼的肖波将这一切视为枷锁,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很多时候,孩子的犯罪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管教孩子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