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冬天喝茶不再单调:3种创新煮茶方法等你来尝试

发表时间: 2023-12-19 15:09

冬天喝茶不再单调:3种创新煮茶方法等你来尝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爱喝茶的人,很多是完美主义者。

选茶讲究,选器讲究,选水也讲究。

唐朝《茶经》里,陆羽对煮茶用水,专门区分出三六九等。

粗略的山水、江水、井水划分里,又另做阐述。

专门做出细分,以乳泉、石池漫流的山水为上。

以人之罕至、极少打扰的江心水为上。

以频繁汲取、热闹之处的井水为上。

板桥先生曾写过,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用新取的江水来煮茶,按陆羽给出的标准,只能算中等。

不过,只要能喝上称心如意的茶,心境舒展。

心劲涌起,气概十足。

恍惚间,好像拥有了全世界。

青山,归尽在手。

当然,以现代的眼光看,古人对喝茶的繁琐要求,未必适合当下。

冬日简化版本煮茶,倒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备下干净的水,一个电陶炉,找一个有阳光的日子,将自家阳台收拾出来。

将盆栽移出来晒一晒,就可以腾出地方,享受煮茶带来的快乐。

不过将茶煮着喝,各式五花八门的“煮茶法”层出不穷。

话说,这些不同的煮法下,注意事项有何不同?

《2》

一、常规热水煮。

适合直接煮干茶。

包括煮2016五彩贡眉、2019白露散茶、2016白露饼、2020秋分饼等。

​煮茶之前,先备茶。

通常,煮一壶茶喝,仅需两、三克干茶。

按这用量,足够支撑一壶400毫升左右的热汤。

将煮茶壶洗干净,接上半壶纯净水。

接水后,一定要将壶底与炉面的残留水渍擦拭干净。

不然开启加热后,会刺啦刺啦作响,破坏品茶意境。

将水痕擦干净,摁下加热键,正式开始加热。

等到壶内清水从常温加热到冒泡,就要准备投茶了。

此时要注意,打开壶盖时要多小心。

最好用茶巾挡着,避免手指被滚烫的水蒸气熏烫。

打开壶盖后,快速往热汤内投入干茶。

合上盖,正式煮。

干茶落入滚烫热汤内,壶底还不断加热,内在茶味物质飞速涌现。

在这时,连茶带汤只要一起滚沸超过半分钟,就可考虑关火。

关火后,电陶炉的加热面板还保留不少余温。

以至于,壶内的热汤还在继续翻涌沸腾。

再耐心等一等,等到水面平静,不再剧烈波动后,再将这壶茶移下来。

往在场每人杯中分一大杯,等浅尝过后,再着手煮下一壶。

为了确保煮出来的茶汤滋味浓淡适宜,在刚开始煮茶时,不要盲目久煮。

多留存体力,让剩余茶味能延续到第二壶再释放,才是上选。

《3》

二、一次煮开不再续水。

这种做法适合煮比较碎的茶。

将平日撬茶剩下的碎茶,专门收集起来。

然后,买点植物纤维制成的隔渣袋(也叫做茶包袋)。

往里装入碎茶后,将袋口绑紧。

冬日无事,闲来煮茶。

煮上一壶老白茶碎末打发时光,特别适合。

原料工艺俱佳的优质好茶,即便不小心被挤碎、碰碎、撬碎。

内在风味不变,香醇茶味不改。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只可惜,在招待客人时,这样的碎茶由于品相不佳,多少有些拿不出手。

无妨,将它们留下来。

当做个人冬日日常口粮茶,也算物尽其用。

不过,考虑到碎茶的茶味物质析出速度极快。

不论泡茶或煮茶,单次投茶用量都不需太多。

如果是煮茶,放入满满一包碎茶叶进去煮,茶味会过浓不好喝。

另外,顾及到煮过一遍后,下一壶再去煮,茶味断层明显。

碎茶内在茶味物质,已在上一壶煮茶时,全部释放出来。

所以,在煮碎茶时,要做好“一次性全部萃取”的准备。

往茶包内,少量装入1.5-2克左右的碎茶。

然后,用冷水煮开。

往煮茶壶内放一包碎茶,装入400毫升左右的清水。

冷水入壶,直接烧开。

一次性将茶味物质全部煮出来,不留下一壶。

干净利落,简单省事,也能享受煮茶的甘润绵柔滋味。

《4》

三、先冲泡后煮茶。

所有适合放进盖碗里面泡的茶,都适合这种煮茶模式。

先泡后煮,一茶两用。

能同时品尝到“泡茶”与“煮茶”的不同风味,堪称是双赢。

煮叶底时,武夷岩茶值得专门提一提。

因为,平时我们买到手的岩茶,多数是泡袋‬包装。

‬一次一泡,单次喝完。

将盖碗洗干净,用热水温杯后,直接放入完整一泡干茶。

能免去称重过程,简单又省事。

但这种单泡动辄8克茶量的岩茶,不适合贸然直接煮。

即便拆开分成两次煮,一壶煮4克,也是明显超量。

更何况,泡袋包᠎装的岩茶,在剪开袋口后,剩下的干茶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跑气变味。

除去投茶不变外,山场正、做青到位、焙火到位的岩茶,不论水仙、肉桂、还是大红袍,以及其它名丛等。

它们的最大特色,在于茶汤滋味的层次多变。

喝岩茶,白瓷盖碗逐次冲泡是最优选择。

能揭盖闻香,能啜汤细品,能感受每一冲泡出来的茶香茶味层次变化。

在逐道细品下,更能完整领略武夷岩茶的重水求香,岩骨花香魅力。

换成“一锅出”,直接全部煮开后,茶汤风味层次不如盖碗冲泡。

所以,在喝岩茶时,一般不建议逐渐煮。

当你好奇,武夷岩茶煮出来是什么味道时,⁦煮叶底是最佳选择。

通常,为了让煮出来的茶汤,滋味更好。

选茶时,也要有所讲究。

选焙火足一些的岩茶,比煮轻火茶好。

选水仙、肉桂,以及传统名丛(包括铁罗汉、水金龟、矮脚乌龙等),比煮高香新品种好。

另外,在煮叶底时,牢记一个原则。

茶味没有彻底泡淡前,不要轻言煮茶。

以正岩山场的老丛水仙为例,先用盖碗走常规路线,逐次冲泡。

等你泡过8冲、9冲,稍微坐杯,继续泡到十冲之后。

此时,剩下盖碗内的叶底,才适合全部拨入煮茶壶内。

加入清水,冷水煮开。

不然,刚泡四冲、五冲,茶味还没喝到尽兴,就将叶底移去煮茶。

动辄8克的茶量,直接煮出来后,茶味肯定会过于浓郁。

喝这样的浓重茶汤,反而失了品茶乐趣,不要也罢。

《5》

听过这样的比方,煮茶,是茶的鞠躬尽瘁。

是一种最极致的喝茶方式。

每一分茶味,都不会被浪费。

在高温下,在水与火的催化下。

毫无保留,尽情释放。

将内在的茶味物质,全部“榨”出。

只为了,换来一杯甘润、柔和、细滑、甘香盈然的热汤,温暖这个冬天。

但煮好茶,需要策略。

适当的投茶量,适合的投茶顺序,适当的煮茶时间。

在一切都“刚刚好”的状态下,更能喝到一杯让人动容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