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6 19:34
2022年4月,英国作家贾尔斯·米尔顿创作了一本书《白色黄金》,正式出版。
此书揭示,在16世纪黑人奴隶贸易同期,竟有上百万欧洲白人被掳,于北非奴隶市场被贩卖。
黑人奴隶被白人当做苦力和物品,而反观白人奴隶,他们被称之为白色黄金,命运比黑人更加悲惨。
甚至部分白人女子,竟沦为性奴,承受着超乎想象的折磨,身心俱损,痛苦至极。
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黑暗?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14世纪的时候,地中海 沿岸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安生。
尤其是在北非区域,海面上游弋着令人胆寒的巴巴里海盗,他们的恶名令人闻之色变。
论起源,起初这些海盗仅是小股的摩尔人与突厥人。而后,来自土耳其和希腊的人员渐次增多,愈发地融入其行列。
结果,此海盗集团竟迅猛扩张,赫然成为北非沿岸的主宰,其势力令人恐惧。
当时,从欧洲驶来的商船里装满了各种值钱的货物,像香料、织物之类的,但这些船几乎没有什么武装,完全是那些海盗的理想目标。
每天早晨,巴巴里海盗们站在他们的小船上,远眺地平线,寻找下一艘倒霉的商船。
这些商船中的货物被他们洗劫一空,幸存下来的船员也会被他们掳走带回老巢。
被带走的人被关在又潮又暗的地牢里,等待着家里人拿出赎金来把他们赎回去。
但如果等不到赎金呢?他们的命运就是被卖到北非的奴隶市场上去。
巴巴里海盗的不仅在海上称王称霸,陆地上他们一样很能打,甚至进入了一些欧洲国家的领土,抢东西、捉人。
彼时,北非这些区域并非如现代社会般井然有序,众多地方竟依赖海盗活动维系生存。
政府非但未遏制此类行为,反倒与这些海盗心照不宣,乃至沆瀣一气,从中谋取私利。
而那些被侵略的欧洲国家对此更是毫无办法,甚至还要给海盗们主动交钱,这样才能换取在地中海上自由通行的权利。
无奈之下,部分欧洲国家,诸如法国与西班牙,竟索性同海盗们确立了外交关系。
据部分学者考证,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间,有超过100多万的欧洲人被被当做奴隶转卖。
《白色黄金》一书中,就记载了一个名叫托马斯的英国12岁少年的故事。
十六世纪初,托马斯坐在船上享受着地中海的美丽风光,却突然看到一艘悬挂着黑色骷髅旗帜的海盗船疾驰而来。
短短数分钟间,托马斯及其同伴便遭制服,他们被强塞进海盗船底舱,随后被押往摩洛哥的奴隶市场。
这些年轻的俘虏被赶下船后,等待他们的是更为残酷的检查和羞辱。
奴隶贩子蛮横地拉扯其肌肉,详察牙齿,猛戳肚子,只为判定他们是否康健,有无疾恙。
托马斯是众多白人中较为幸运的一个,他因为年幼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被挑中去做苏丹的仆人。
然而,托马斯的同伴们就没那么幸运了。
那些没有技能的男性白奴,最终被送往苦力营一边干活,一边等待买主的到来。
当时北非的奴隶市场真的是热闹非凡,贩子们用大声吆喝来吸引买家,想要卖出手里的这些货物。
这些市场里站着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买家,有阿拉伯的商人,也有奥斯曼帝国的官员,甚至一 些摩尔人领主。
在市场上,奴隶的价格各异。其中,强壮的成年男性白奴,其价格约为35英镑上下。
而如果你不幸年老体弱,那么你就只值个15英镑,还可能被直接分配去干最累的活。
如果男性奴隶身强力壮,还会某些技能。
那么恭喜你,你可能会被挑中干些技术活。比如会被分配去做铁匠、木匠或者医生,甚至成为军队的一员
但大多数人可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特殊技能,也就只能被送去做最辛苦的体力活,每天超过十八个小时的劳动,活活累死也只是常态。
女性奴隶的命运就更加悲惨了。她们被从船上带到市场,最先遭到的是毫无尊重地对待。
贩子们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撕下她们的衣物,将她们赤裸裸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买家们一个个上前检查她们的身体,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这种场景真的是无尽的羞辱。
长得不好看的老一点的,都会被低价卖出,比如在面包房或纺织厂干活。
年轻女性,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漂亮的命运就十分悲惨了。
这些女性大多数最终会被富有的买家买下,被迫改信伊斯兰教,然后被送进后宫。
在进入后宫之前,她们还要被清洗和打扮,看上去华丽无比,但这些根本就不是为了她们自己,而是为了让她们的主人感到赏心悦目。
她们从此失去了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沦为权贵的玩物,只能在豪华的笼子里度过余生。
而那些不愿意改信伊斯兰教的女性,她们会被关在地牢里,面临着各种折磨。
在《白色黄金》一书中有所描述,一位拒绝改信的女子,惨遭守卫以蜡烛灼烧全身,甚至被灌入融化的铅水,其遭遇令人悚然。
当然,奴隶们也有试图逃跑的,但逃跑几乎是无望的。
整个市场和劳动营里到处都是手持鞭子的监工,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奴隶没有逃跑的机会。
要是有人试图逃跑,被抓回来后会面临什么呢?会被鞭打,甚至直接被杀,以警告其他奴隶不许有这样的念头。
可以说,这些白人奴隶在北非的日子就是黑暗而漫长的,仿佛看不到任何光亮。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8世纪末,当时的世界格局开始发生一些变化。
欧洲的国家们终于意识到,如果继续放任巴巴里海盗,他们的航海贸易就会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尤其是美国,当时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向这些海盗国家施加压力。
托马斯·杰斐逊在1801年成为美国总统后,立马下定决心,要对这些嚣张的海盗们来一次强有力的反击。
他大力强化海军力量,遣派舰队奔赴地中海,向巴巴里海盗发起军事进击行动。
1804年的夏日,美国的舰队悄然逼近的黎波里的海岸,那些战舰排列整齐,士兵们严阵以待。
当双方碰面的时候,海战一触即发。炮火在海面上炸开,浓烟滚滚,海盗们的船只一个接一个地被击沉。
美国的海军不仅摧毁了许多海盗的船只,还封锁了他们的港口,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巴巴里海盗的抵抗能力渐渐被削弱,最终,他们不得不低下头,承认失败。
1805年,的黎波里的统治者尤瑟夫·卡拉曼利被迫与美国签署了和平条约。
同意停止劫掠美国商船,并释放所有被俘的美国船员。
虽说这次的和平条约并未彻底根除巴巴里海盗的问题,其他的海盗据点,比如阿尔及尔、摩洛哥和突尼斯,仍在继续奴隶贸易,但这场战争开启了对这些海盗们的最终清算。
1815年,美国再一次出击,这次是针对阿尔及尔的海盗。
这一次,由海军上将斯蒂芬·迪凯特指挥的美国舰队,直接对阿尔及尔展开猛烈的攻势。
战舰排成整齐的队列,炮火无情地打向港口的防御工事。
在这样的强势压力下,阿尔及尔也不得不屈服,他们与美国签署了和平条约,承诺不再从事奴隶贸易,并释放所有白人奴隶。
这一系列的行动直接影响了北非奴隶制的延续,当这些海盗国家开始屈服,北非的奴隶市场也开始逐渐冷清下来。
曾经繁华的奴隶市场,挤满买家和奴隶,如今却变得空空荡荡,再也没有了那种热闹非凡的景象。
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始介入。
1816年,英国海军中将爱德华·佩洛率领联合舰队,对阿尔及尔展开了一次毁灭性的炮击。
在这场炮击中,英国舰队摧毁了阿尔及尔的大部分防御工事。
此时,阿尔及尔的统治者别无选择,只能宣布废除白奴贸易,并释放所有被囚禁的白人奴隶。
不久之后,突尼斯、的黎波里和摩洛哥的统治者也纷纷效仿,宣布废除奴隶制度。
这意味着,白奴的噩梦终于走到了尽头。
从16世纪到19世纪,这段长达三百多年的痛苦历史,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结。
巴巴里海盗及其奴隶贸易的灭亡,象征着一个黑暗时代的终结,但这段历史却不应被遗忘。
无数白人被掳掠到北非,沦为奴隶,承受着极端的痛苦和折磨。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应该铭记这些无辜的受害者。
唯有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你们怎么看这段历史?你觉得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