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从《悉达多》看黑塞的人生观:深度自我理解的艺术

发表时间: 2024-08-19 23:23

从《悉达多》看黑塞的人生观:深度自我理解的艺术

人,想要获得智慧,唯一的办法是坚守自我。

黑塞笔下的《悉达多》讲述的就是寻找自我、放下自我、成为自我的故事。

故事是讲一个英俊聪慧、出身高贵的婆罗门青年悉达多,即便所有人都喜欢他,羡慕他的生活。

然而,悉达多却对自己的现有生活感到苦闷和压抑,迷茫和困惑让他十分茫然。

因而,悉达多放弃了现有的财富、身份自己生活中的所有,决心开启一段寻找自我的生活。

悉达多踏上了苦行之路,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又因为困惑而一头扎进声色犬马的欲望生活之中。

在欲望中渐渐迷失自己,悉达多厌倦了欲望生活后,在痛苦和厌恶中苦苦挣扎,最终才幡然悔悟:生活是在不断理解自我的过程中,与自己和解。

《悉达多》只有短短144页,却写尽了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喜怒哀乐、爱恨离别、雄心壮志以及困顿怀疑。

因而,有人说:谁真正理解了悉达多,谁就真正理解了人生。


关于人生

《悉达多》: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就像《百年孤独》中所说的,人生而孤独,孤独的来到世界,孤独的离开人世间。

人活一世,痛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其实,每个人的痛苦都来源于求而不得。

不管你是在事业上有雄心壮志,而壮志难酬;还是你在感情世界里情意浓浓,却爱而不得;或者是你在亲情的世界里付出被忽视。

痛苦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痛苦的感受都是一样的,不过是痛饮苦酒,在痛苦挣扎中寻找到一条出路。

何谓出路?其实,内心的宁静,与自己的和解就是出路。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凡事但求半称心。

如果苦苦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放过自己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最好答案都在时间

《悉达多》:一切的自我折磨和自我恐吓就是时间,一旦克服了时间,一旦从思想里摒除了时间,世间一切艰难困苦,敌对仇恨,也一扫而光。

人生总是在患得患失间行进,我们总是太在意从前发生而无法改变的种种过去,总是太担心未知的将来,却常常忘却了当下才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无数的当下,就是未来。

其实,唯有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正如《悉达多》中所写的:只有当下,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

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不过是我们想象的影子,不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活在当下才是智者。


放下才是自在

《悉达多》:悉达多不再与命运搏斗,不再与意志作对。他的痛苦已然止息,他的脸上盛放喜悦。

看似是悉达多出走寻找自我的人生,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我们自己要经历的生活里的茫然与困惑。

人生就是诸多苦难,无法改变,只能学会坦然接受,在瞬间的美好生活中,就像接受太阳、风雨、河流一样接受苦难与焦虑。

最终,所有的所有都要放下。放下执着,就像书中悉达多也不再执着于追求自我一样,只有彻底放下之后,发现爱与当下才是人生。

有人说,当我经历痛苦和深渊的时候,我相信这一切都是命运,然而,当我获得成功的时候,我却觉得是我竭尽全力努力获得的结果。

所以,什么是命运,无以言说。

面对生命中的茫然和迷茫,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与命运搏斗,而是学会接受、放下,学会把自己从当下身处的环境中抽离出来,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心境就会截然不同。

就像庄子最著名的空船理论,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发生的事。

佛说:放下即万般自在。


人生的圆满就是与自己和解

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悉达多从出走到醒悟,他追寻的是自我,一直面对的也是自我。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在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这一生所有的经历都是自己上路,不管你是踌躇满志,是困顿怀疑,还是在功名利禄面前徘徊,抑或是在爱与不爱之间挣扎。

总之,这所有的经历与感受,期待与选择,都只关乎你自己。

也就是说,你只要与自己和解,你的人生就是圆满的。

说到底,看悉达多的苦苦追寻,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为了梦想、为了心中目标而苦苦追寻的人。

人生就是在不断追寻的过程中,不断理解自己,我们是自己的出发地,也是自己的目的地。

即便出身富贵之家,有些贵族身份的悉达多想要追寻人生,都需要经历痛苦与困惑,更何况我们都是普通人。

苏东坡在《记游松风亭》中就说过,“此间有甚么歇不得么?”

在人生中我们总是有“非要不可”的执念,就像苏东坡游松风亭,难道一定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吗?

我们总是被“非要不可”推着前进,实现不了就焦虑不安,其实,尽力就好,实现不了的梦想就是执念,与自己和解就好。

人生路,必然是时而艰难,时而昏暗,时而明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