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静石能言:感悟静默之美的韵味

发表时间: 2024-08-12 19:32

静石能言:感悟静默之美的韵味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和石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为我们就生存在这个蓝色星球的岩石圈上。自人类诞生至今,石头一直陪伴着我们。古人类北京人、金牛山人、夏河人、山顶洞人无不以石穴为居,以石为工具。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文学作品中的孙猴破石而生、《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等,无一不反映人与石的关系。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石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手机随拍

从春秋时期起,就有了宋人收藏“燕石”的记载。秦汉时期,宫苑、园林叠石成景成为风尚。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尚山水、玄谈,赏石文化快速发展。唐宋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成为唐代赏石标准。宋代,从皇帝、权臣到士子绅商,爱石成癖成痴的名人数不胜数,并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其中杜绾的《云林石谱》记载的奇石品种就有116种。赏石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手机随拍

古往今来,喜爱奇石的文人雅士不胜枚举,但爱石成痴者非宋代书法家米芾莫属。据《宋史·米芾传》记载:“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被称为“石癫”,米芾拜石也成了赏石的经典故事。米芾还在《园石谱》中提出太湖石要具备的四大要素,即“瘦、皱、漏、透”,苏东坡又加了一个“丑”字,成为评判奇石优劣美丑的标准,沿用至今。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来源网络

奇石中最著名的有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被称为四大名石。其中有两种产于苏州,即太湖石和产于昆山的昆石,不由得让人感叹苏州真是风水宝地,不但有举世闻名的园林胜景,就连奇石也独厚苏州。难怪为宋徽宗收集花石纲的专门机构应奉局也设在了苏州。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手机随拍

在苏州,几乎所有的园林里都有太湖石等奇石。“园无石不秀”。石作为园林的风骨,可谓无石无园,石成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拙政园、留园、沧浪亭、怡园等园林里,叠石而成、嵌空玲珑、回环曲折的假山都是主体景观,狮子林几乎成了假山园。假山怪石间点缀以花木亭台,打破了石头单调的布局,构成了一幅幅灵动的山水画。

图片手机随拍

留园里的太湖石冠云峰总高6.5米,重约5吨,通体呈灰白色,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清秀峻拔,其高大为江南园林中太湖石之最。“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集“瘦、皱、漏、透”于一身,“妍巧甲于江南”,被尊为江南四大名石之首。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苏州游玩,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块奇石了。

图片手机随拍


图片手机随拍

冠云峰本是宋徽宗时花石纲的遗石,原拟在修建其心目中的神仙之地“艮岳”时使用。可怜尚未完工,就成了金人的阶下囚,到五国城坐井观天去了。冠云峰也留在了苏州。多才多艺,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百事皆能,唯独不会做官家”的宋徽宗,最终成了历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亡国之君。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手机随拍

清人赵尔平在《灵石记》中说:“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 然叩之温润纯粹, 良士也。”千姿百态的奇石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浓缩了山川自然的灵气神韵,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一块奇石,缩龙成寸,云烟幻化,或装点园林,或陈于庭院,或置于几案,可于方寸之间得山石林泉之趣,怡人眼目,净化心灵。“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之谓也。

图片手机随拍

历代文人以石为友,不吝笔墨大加赞赏。白居易《咏双石》:“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米芾《拜石》:“山石皆可拜,风云亦可传。踏石问道者,留心神韵舞。”曹雪芹《咏石》:“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表达深藏内心的“以石比德”的情怀,把对奇石的喜爱诗意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手机随拍

我的家乡甘肃也不乏奇石,兰州的黄河石、临洮的洮河石、酒泉的戈壁石、祁连玉、武山的鸳鸯玉、清水的庞公石、陇南的钟乳石等都广受石友喜爱。在我家的客厅里,一块好友惠赠的庞公石绿中带黄、莹润如玉,已经陪伴我二十多年,如今又从兰州来到了苏州。看到它,就想起了故乡,想起了那浓浓的友情。

图片手机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