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6-25 18:17
说起道教,那可是我国本土生长发展,而且独步世界的宗教,道教的修行理念和教义,一直带着很多神秘色彩。
说到道教,就不得不说道教的两大派别,正一和全真。两者虽然都是道教,但是在婚姻观念上,却是截然不同啊。
正一教是允许弟子结婚,全真教则严格禁止弟子结婚。
两家都是道教,为什么对待婚姻观却完全不一样呢?
1、正一道
正一道由天师道演化而来。开派祖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道教教主张道陵。
教主张道陵立下一条规矩:天师必须是张氏血脉的后世子孙才能继承。
元大德八年(1304年),皇帝授予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从此天师道更名为正一道。
正一道在中国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很多道教徒的主要信仰和实践对象。
正一的核心教义和修行强调:修行符箓,斋醮,符咒驱鬼,祈福禳灾,禁咒等。
全真教道士王重阳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间在陕西终南山创立。
全真教在宋元明清时期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主要的道教流派之一。
全真教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系统,使全真教成为一个兼容并蓄的教派。
全真教的核心教义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通过去除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可以实现返璞归真,洞悉本心。
全真道修行注重修炼“内丹”,“性命”,认为“性”即神,“命”即气,强调气神结合,追求神仙境界。
看过正一的教义理念和修行方式,大家就能看出来,为什么正一可以结婚。
1、教主立的规矩
张道陵创派之初就注重传承,立下规矩,以后的天师掌门人,必须是张氏血脉和后人,所以正一必须结婚啊,不结婚怎么传承呢?
2、教义特点
正一的教义,不排斥世俗生活,世俗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也是修道的一部分。
从道的本身而言,阴阳调和,本身也是道的最高准则之一,阴阳调和也是世界万物的规则和守则。
3、修行特点
正一的修行主要是符箓,画符,禁咒等,并不过分强调清净和平静。
4、婚姻约束
正一派虽然允许道士结婚,但强调相同的信仰与价值取向是道教徒婚姻的基础。道士受经学道,应当清异出俗,若与婚配对象庸庸于世俗,就很可能会清浊混杂,闭塞道法,蒙蔽了学道的信心,也会消磨修道的恒心。
因此,道教提倡夫妇同法,才能共同进步。
全真是严格禁止结婚,金庸武侠说,全真七子中马钰和孙不二,原本就是一对夫妻,也是结束了婚姻关系,才加入了全真教,从此以道友相称。
1、教令禁止
重阳祖师立教的时候,就定了这规矩,不能结婚。这和正一的祖师张道陵刚刚相反。
2、重阳祖师的影响
王重阳是全真的祖师和创始人,他的行为和风格对全真教教义和教规影响重大。
重阳祖师有一位昔日恋人林朝英,两人因为种种原因都是终身不娶,终身不嫁,或者也因为这个立下了教派 规矩。
另外王重阳创建全真教的时候,主张三教合一,吸取了很多佛教的思想和教规,因此选择以出家的方式做道士,所以不能结婚的教规也和这个有关系。
3、修炼内丹的需要
全真派重于丹道修炼,特别是内丹修炼。
内丹修炼强调通过修炼人体中的“丹”,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开发人体潜能的功效,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结婚后的生活可能会对修丹道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无法修炼成功。
例如,修炼小周天(炼精化气)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身心的纯净和稳定,而婚姻生活可能会引入情感波动和世俗纷扰,从而影响修炼效果。
1、张天师家族
张道陵作为正一的始祖,其家族世代沿袭天师之位,由后世子孙继承,从东汉到现代,张天师的家族,枝繁叶茂,传承至今,已经成为比肩孔系世家的第二大家族。
2、著名道士葛洪和鲍姑
葛洪和鲍姑是同为太上玄门弟子的夫妻,他们在潜心修道的同时也济世行医。
这对夫妇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正一道允许道士结婚的规定,也展示了道教修行者如何在世俗生活中实践教义。
全真教,而求其全真,真功、真行、保持本真,以达到“全真”之境,只好独步天涯,孤身求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