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探索兰陵下村的非遗文化:紫金砚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2-11-30 14:24

探索兰陵下村的非遗文化:紫金砚的故事

荀子紫金砚

此砚台的资源产地

在古贤荀子工作与生活过的故乡山东兰陵县,

故称荀子紫金砚。


我们在下村乡寻访到了

紫金砚匠人刘祥生、刘祥福兄弟,

兄弟俩师从制砚大师石可先生,

先生临终提及了紫金石,

兄弟俩从此就走上紫金砚研究之路。

兰陵荀子紫金砚是砚中之冠

巧用紫金石朱砂红点、

豆绿小点、紫云、青花

等天然特点,

经过精湛手工艺雕刻,

梅花傲然耸立,

花香欲染,

浑然天成,

深受广大文人墨客的青睐。

《铁骨傲霜雪》

刘祥生代表作之⁧一,

在50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

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大奖赛银奖。

砚上梅花点点,

是匠人巧妙利用了紫金石上的原色

雕刻而成,

是享誉四海的“梅花紫金砚”代表作品。

紫金砚作品

梅花紫金砚是匠人刘祥生

经过上百次的研究揣摩才研制出的。

目前,已被许多业内人士给与了高度评价,

认为其:

形质高雅、构图天然明快,

雕工细致、打磨缜密无暇,

实为百年罕见珍品。

紫金砚作品

梅花紫金砚的诞生,

完全是刘祥生痴迷研究、朝夕琢磨的结果。

那是一个春天阳光和煦的日子,

刘祥生带上工具到紫金石矿洞,

仔细揣摩奇形怪状的原石。

正当疲累之际,

一组紫色铁砂亮点吸引了刘祥生的眼睛,

他立即挥镐采下了

一块直径五十厘米的紫金石原料。

简单清理后,

他惊喜地发现,

晶莹剔透的紫色铁矿砂

和青花豆绿小点布满了石料全身。

(刘氏兄弟作品)

刘祥生将紫金石原石带回工作室后,

立即投入了整理设计工作。

连续三天作业,

打理毛坯,凿出轮廓,

去掉废料,确立主题,

边整理、边琢‮磨设计,

最后留下了方圆四十厘米的石材。

《傲霜沐雪——梅花紫金砚》

刘祥生参阅了大量的国画图书与雕刻资料,

设计了别具一格遒劲老辣的国画梅花图案,

巧妙地利用石料上自然朱砂红点和豆绿小点,

再用平刀、圆刀、斜刀、尖刀,

进行线刻镂雕、透雕、浅浮雕,

雕刻出了一株形神兼备的梅花枝干

和错落有致怒放的花朵

与含苞待放的花蕾,

亭亭玉立在砚面之上,

蕴含了铁骨铮铮的梅花傲霜沐雪的意境。

随后的十多天,

刘祥生仔细地用油石纯手工打磨,

再用300-3000刻度的水砂纸反复打磨。

一方通体泛紫金光泽、银光闪闪、

神采照人的精美砚台大功告成。

寻梅图

刘祥生代表作之一

逸香

刘祥生代表之一

紫金砚作品

刘祥生还根据驰名中外的“抱犊崮”形象,

研制出了崮型紫金砚。

可惜已经售出,

也没有留存照片。

无缘得见。

紫金砚始创于唐朝,

盛制于宋代。

据《砚史》记载,

“紫金砚与右军砚无异。”

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出土了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用过的紫金砚؜。

此砚​为凤型,正紫色,

隐约有青花与豆绿色斑点,

映日观赏,

通体泛银光。


砚台

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成品砚台的诞生,

都是靠匠人的双手。

匠人坚守初心,

融合文化、历史、人文故事等,

创制出独具一格的精品砚。

可敬可佩!

(通讯员: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