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16 07:57
在前面写的文章中,我曾提及一位邱副主任,这位邱副主任现为我市一家知名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我与邱副主任相识于93、94年期间,当时我每天都在邮市,没有租柜台,用时下的话叫“背包党”,每天背包里都放着一二本邮册,随时拿出来卖给客户。
邱副主任当时刚分配到那家医院,当时是个小医生,除了每周3天固定坐诊时间外,其他时间经常在上班时间溜到离医院不远的邮市,偶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大家都叫他小邱。因为我的价格比在邮市固定摆摊的邮商便宜,所以小邱经常和我闲聊,一来二去,彼此成为了朋友。有时还一起去邮市附近的饭店一超吃个饭,轮流做东。
到97年邮市突然价格一直上涨,小邱呆在邮市的时间也多了许多。他向家里人和同事借了几万元钱,加上自已不多的积蓄,全部投入邮市,买入热门邮品,并在价格高时抛出,赚了近百万元。当时我也赚了不少钱,意气风发的我们两人吃饭时决定继续投资,小邱说他把外面的欠款先还完,打算最多拿出30万元,投资的品种限定为香港邮票,因为当时的大陆邮票价格已经是高不可攀。我也决定将一大半的资金存入银行,只留下一部分继续买田村卡。但此后邮市的发展证明我们都错了,邮币卡全线崩盘,小邱果断决定把手上亏本的香港邮票放在家中,置之高阁,安心在单位继续上班。我也痛定思痛,决定好好回单位上班,我的单位是一家外贸公司,当时外贸是国营垄断企业,加之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所以在单位努力做业务也是不错的。
此后的日子,都没有遇到小邱,当时我们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所以一直没有联系。
直到2016年,我的父亲查出肺癌,当时我们四处求医,但收效甚微。有一天,父亲从报纸上看到我市的一知名 医院有位主任医师从国外引入一套先进诊疗法,我马上带父亲过去。
到了医院,那位主任说要住院治疗,但目前床位紧张,只能“挂床”,让我们第二天早上7点半再来。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和父亲早早来到住院区,一看吓一跳,除了正常住院外,“挂床”的多达20多人。整个住院区人挤人,像个菜市场,我们一直等到9点,主任才给我父亲开了个CT检查的单子。
于是我忙下楼预约了后天我父亲过来做CT,办好手续后我和父亲坐电梯下楼,打算回家。不想挤入电梯后,有人在我后面拍了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拍我的是一个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中年医生。那中年医生见到我没有反应,就对我说他是小邱,并把胸牌上的照片措给我看,因为那张照片没有戴口罩,所以我马上认出了对方是我20年没见面的小邱,当然,现在他已是老邱了。
我们走出电梯,小邱问我的父亲怎么了。我简要把父亲的病情说明了一下,小邱听后皱了眉头,随后让我和父亲去他的科室。
到了科室门口,我看了挂在门口的医生简介,才知道小邱现在已经是这家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在心血管内科领域颇有建树。科室内有几位病人正在等待小邱,小邱坐下后一边招呼边上的实习生为我和父亲泡茶,一边有条不紊地迅速处理几个病人的问题。一切处理妥当后,小邱接过我父亲的病历,认真地看了十多分钟。看完后小邱对我们说我们找的那个主任的诊疗方法确实是目前国内先进的技术,但父亲年纪大了,效果估计不会太理想。如果我们坚持要找那位主任,他可以帮忙打个招呼,至少可以尽快协调一张病床,以免我父亲每日奔波。
听了小邱这么说,我和父亲又想到早上病房拥挤的场景,于是问小邱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小邱点了点头说,他推荐另一位在肺癌方面颇有建树的主任医师,虽不能药到病除,但肯定可以延缓病痛。随后小邱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位主任医师,并亲自把我们带到他那里。
事情过后我买了两盒茶叶拿到医院要送给小邱,但小邱坚决不收。我提出请他吃个饭,小邱为难地说吃饭可以,他也很想与我叙叙旧,但确实时间安排不过来,我只好作罢。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小邱的电话,说他要搬家了,家里有一堆港澳邮票想处理掉,问我可否帮他处理。我告诉他九七暴炒的港澳邮票价格现在很低,只比废纸贵一点。小邱说没关系的,能处理多少是多少。
于是几天后的下午我如约到了小邱家,一见面小邱详细地问我父亲的病情,我一一作答后小邱又反复交待我一些注意事项。随后我开始清算他一橱柜的邮票。这些邮票包括他最先收集的几本邮册、97年后期他投资的30万香港邮票以及此后邮市暴跌后他补仓的港澳邮票等等。直到傍晚终于这批邮票以总价两万元卖给我,小邱亏了几十万元但还是微笑着说这些都是当时邮市暴涨时赚来的,如今再亏回去,两相比较,还是有几十万元营利,在97年几十万元可是一笔巨款呀。
小邱把所有的邮票都卖掉了,邮市少了一位投资者,但他仍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医生。衷心祝愿这位邱副主任继续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用专业的知识和无尽的耐心,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也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工作。愿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幸福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