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29 20:22
曾激波
近日在整理票证时,发现一版贴在资料本上的特殊票证——一九五九年国庆节肉票。这版由长沙市城市服务局印制的肉票共计16小枚,每枚票都有名称、面额、使用时间和印章,整张票纸张粗糙,设计简单,印刷也不精美,特别是票面上的“2两”字样,很难把它与国庆节这样的重大节日联系起来。
看到这张70多年前的肉票,你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是大庆的日子,怎么才发“2两”肉呀?其实,这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时,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和政府一方面下大力气抓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大生活资料的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社会经济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就说猪肉供应吧 ,从1955年12月开始,长沙市开始实行“定点、凭证、分次、限量”的供应办法,职工每月每人2市斤,居民每月每人9市两(16两制),从1958年元月起,调整为每月每人1.5市斤,高于全省其他地市水平。但1959年,全国遭受了建国1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而且旱灾持续到1962年春,受灾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受灾群众之多,实属罕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年困难时期”。因为严重灾害,粮食减产,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非常缺乏。根据《湖南省商业专志》提供的数据,全省生猪出栏量由1958年的601万头降到1959年370万头,1960年的242万头。由于猪源减少,长沙的猪肉供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定量降至0.2至0.5市斤。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就是在这种猪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长沙市政府还是千方百计筹集猪源,在国庆10周年到来之际,给人民群众发放节日肉票。2两肉,在今天根本不算什么。现在,买肉根本不用票,市场上猪肉、牛肉、羊肉各种肉应有尽有,要想吃肉,可以随时到市场上买,想吃什么肉就买什么肉,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可在困难时期,能买到2两肉已十分不易了。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为民情怀。
这张发黄的“2两”国庆节肉票是一段艰苦岁月的见证。它也告诉我们,虽然今天我们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辛,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