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晶价格赏析网

一壶老白茶的煮制秘诀:掌握好这四个时间点!

发表时间: 2022-12-20 09:43

一壶老白茶的煮制秘诀:掌握好这四个时间点!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两年有茶友在煮茶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

起因是,他在煮2016荒野冬片时,看到茶汤里面有不少碎屑物。

哎哟喂,这是怎么了?

好端端的茶,怎么会变成这样子?

经了解,才知道对方煮茶时间太长了。

茶水煮开后,再转小火慢慢煨了接近二十分钟。

前后加起来,煮一壶茶竟然用掉了半个钟头,严重超时。

难怪连蜡质层保护这么厚实的荒野冬片,也被彻底煮烂。

叶表蜡质层、叶肉组织、叶脉纤维等类似大厦崩塌,分崩离析。

通俗来讲,就是将茶叶煮烂了。

彻底煮烂的叶片,分裂成无数微小叶片碎屑,在茶汤当中来回翻滚,从而形成那位茶友肉眼可见的漂浮物。

至此,一场乌龙事件,总算暂告一段落。

不过问题又出现了,既然好茶不适合久煮,会将茶叶煮烂,将茶味煮浓。

那么,煮一壶茶该煮多长时间,才算合适呢?

这个问题,取决于以下5点变量。

《2》

‪一、水量。

比起泡茶,煮茶相对节省茶叶。

直接煮干茶时,投茶量不需要太多。

两、三克的少量干茶放进去,足够支撑一壶茶水。

至于煮一壶老白茶,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没法给出准数,因为背后变量太多。

同样是煮老白茶,张三家里人口多,煮出满满一大壶近1L的茶水,供应全家分享。

足足1L的清水,从常温加热到滚沸要不少时间。

再算上茶味浸出用时,自然需要在煮茶时多些耐心。

但是,换到李四⁧这边,就只是独自一人喝茶。

买了一把精致的小茶壶,冬夜煮茶,享受一段浪漫的品茶氛围。

只煮300毫升左右的茶水,绰绰有余。

注水量有限,煮茶烧沸的时间会更快。

比起煮1L的茶水,后者的煮茶用时自然会更短!

《3》

二、加热方式。

煮茶的基础配置,离不开壶+炉。

煮茶加热,有不少加热来源。

电陶炉、炭炉、酒精炉、气炉……

前些年,和朋友尝试户外煮茶,那天特意备了一大块固体酒精去加热。

只可惜,点燃之后,火力偏弱。

那把小壶的茶水,迟迟没有烧沸。

最后的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从煮茶效率看,现代生活里,用电加热是最方便省事的。

电陶炉煮茶,需要确保煮茶加热之前,将加热面板擦干,避免表面有水分残留。

不然摁下加热后,会发出“刺啦刺啦”声响,影响喝茶心情。

电陶炉快速加热能轻松做到,五、六分钟左右烧沸一壶400毫升的茶水。

快速煮茶,不成问题。

若是换成炭炉,技术难度要高出不少。

光是支起炉子,调整木炭的摆放位置,就要反复调整。

今年冬天,围炉煮茶的热度特别火。

但过了不到一两个月,热度慢慢减弱。

这背后,和炭炉煮茶的诸多繁琐限制有关。

围炉煮茶,炭炉加热,看似古香古色、颇显古典意境。

不过,从煮茶加热效率来看,实用性不高。

现代生活谈煮茶,电陶炉比炭炉加热更高效、稳定、适合大众!

《4》

三、蒸茶与煮茶的不同。

先说结论,普遍来看,蒸茶比煮茶效率低,用时更长。

这得从蒸茶原理说起。

蒸茶喝,茶叶和水是不发生接触的,类似蒸玉米和煮玉米。

蒸茶要借用特殊的容器配置,上方放置干茶,下方连接热水,中间留出蒸汽通道。

蒸茶开始前,先将壶内清水加热、烧沸、形成大量热蒸汽。

滚烫的热蒸汽不断上扬,将干茶缓缓润湿后,茶味随即附着在水汽里。

随着水汽冷凝,再回落到壶内。

循环往复,直至蒸出浓淡适中的茶味。

对比直接煮茶,蒸茶的效率着实太慢。

煮茶喝,连茶带汤加热滚沸,便可视情况关火。

但蒸茶喝,将壶内的水烧沸,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随后还要耐下性子,借助水蒸气的帮助,逐渐渗透出茶味。

早两年,尝试过蒸茶。

蒸一壶400毫升的茶水,足足耗了接近半个小时,茶味才不至于过淡。

可见,若是求效率,煮茶比蒸茶更实用。

为了陶冶闲情雅致,偶尔尝试一两回蒸茶,倒也充满新奇!

《5》

四、茶叶品质差异。

前两天,有位新茶友好奇:

“为什么老白茶的价格差距这么大,便宜的只要几十元一饼,贵点的却要好几百上千?”

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品质差别。

优质好茶,产区环境出色,茶园生态极佳,茶青采摘标准,制茶操作规范,精心日光萎凋,采用标准化仓储……

多方面因素相加,能确保最终白茶成品,内质丰沛,茶味充足。

盖碗泡茶时,110毫升标准容量的盖碗,投茶5克,沸水冲泡,快速出汤,也能泡出甘醇饱满的茶味。

连续快出7-8冲,泡到最后关头,还能在适当闷泡坐杯,泡出几道茶味清甜的尾水。

又或者,将剩下来的叶底,拨入煮茶壶内,开火煮茶。

如果是直接煮茶,那倒省事。

茶味充足的优质老白茶,煮茶不需太长。

煮茶时,先将壶内的清水加热冒泡,再投入适量干茶。

煮300-400毫升水,仅需2-2.5克干茶。

投茶后,等到再次煮沸,便可视情况关火。

等到余温淡去,滚沸的汤面逐渐平息下来,倒出热茶,细啜享用即可。

只可惜,不是所有的老白茶,都能快速煮出茶味。

平地茶青原料制成的老白茶,后期不论存多‮少年,茶味依旧平平无奇。

制茶加工不当,没有及时摊晾,摊晾过厚或者烘干温度太高等,最终做出来的白茶,内在茶味难免会有流失。

更有甚者,没有得到精心储存,跑气变味的白茶,很难煮出精彩茶味。

那些被做旧工艺伤害的“老白茶”,茶味积累寡淡,如果煮茶时间太短,很难出来味道。

茶与茶之间,品质差别很大。

决定煮茶时间,长短不一,不能一刀切!

《6》

五、个人口味不同。

冬天到了,煮一壶茶慢慢消磨时间。

煮茶时间的长短,还和个人饮茶口味离不开关系。

同样是喝茶,有人喜淡,有人喜浓。

喜欢喝茶味浓重,滋味更足的老茶客,煮茶时自然会选择多煮一会。

但还是那句话,浓茶不适合长期喝。

浓茶苦汤,多饮无益。

漫漫冬夜,若是煮一壶热茶打发时间,还是尽量喝淡一点的口味比较好。

温茶淡饮更养人。

不浓不淡,浓淡适中的状态,才会更好!

《7》

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煮茶时间长短,还受制于不少因素。

除了因人而异,还得“因壶而异”。

如果为了图方便,直接用养生壶煮茶。

旋转定时开关后,就能开启懒人煮茶模式。

到了既定时间会自动断电,停止加热。

但养生壶煮茶的模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好茶风味的完整释放。

有条件的话,还是选煮茶壶搭配煮茶炉,煮茶效果会更好。

自由调节煮茶时长,适时调整,更能得出理想茶味!

说白了,煮茶喝,时间可长可短。

但大多数情况下, 煮一壶老白茶,连茶带汤煮沸即可关火。

无需久煮,无需慢熬。

煮沸之后,关掉火,静待汤面平息。

便可倒出一杯暖乎乎的热茶,静享温暖的茶事光阴!

更多关于煮茶的知识

冬天煮茶,别管“一般煮茶”或“围炉煮茶”,这5个误区别再踩了

煮茶时加陈皮更有味,银壶铜壶煮茶口感好?这些煮茶误区你还犯吗

白茶怎么煮更好喝?村姑陈总结4大煮茶误区,煮茶一点都不难

玻璃煮茶壶、粗陶煮茶壶、铁壶,谁才是冬季煮老白茶最好的选择?

煮茶时,干茶和叶底分别怎么煮,村姑陈出招了,这样煮茶好喝百倍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