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选购指南:如何挑选合适的浮漂?

发表时间: 2024-01-08 20:00

参数

参数直观反映浮漂的用途。浮漂参数与实物有一定误差。如尾径、脚径、吃铅量等。以实物为准。


总长

根据钓场、水深、远近的不同,浮漂总长不同。

湖库钓深水,多用50cm左右长漂,插入水中较深,稳定性好,水皮风浪干扰较小。

钓草洞、浅水、水皮,多用20cm到30cm的短漂。

钓鲫鱼,分水层,打行程,多用35cm到40cm的中长漂。

钓混养,鲤鱼,40cm到50cm左右的浮漂。

钓黑坑,50cm以上的浮漂,可以打的更远,延长了线组的长度。


脚长

脚长和翻身速度有关。

漂脚越短,翻身速度越快,如水皮漂。

漂脚越长,越沉,下降速度越快,如长脚短尾浮漂,专用于钓底、钓跑铅。


尾长

漂尾越长,下沉时,能看到的信号越多。

如行程钓法,所使用浮漂,多为长尾。鱼在水底游动,多为离底,漂尾长一些,可以搜索更多水层和信号。


脚径

漂脚会增加浮漂自重,让浮漂下沉更快。

鲫鱼浮漂,脚径0.8mm左右,下落速度慢,可钓行程。

冬钓浮漂,脚径0.7mm左右,自重较小,鱼容易拉动。

湖库浮漂,脚径1.2mm左右,保证抛投和提竿时的结实。

相似的浮漂,脚径0.8mm和1.2mm,脚长20cm,则对自重和吃铅的影响很大。脚粗结实,细脚轻灵。


身径

浮漂体积一定,造型或为细长,或为枣核。身径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身径不同,浮漂体积大小不同,或者水阻、下落速度不同。

细长身浮漂,身径小,水阻小,下沉速度快,避杂鱼,主钓底。

枣核、球型浮漂,身径大,水阻大,下沉缓慢,利于搜索水层鱼层。


尾径

尾径越细越容易观察到鱼口。

相同力道,细尾浮漂可能下沉两目,粗尾只下沉半目。但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过细远投容易看不清。

鲫鱼浮漂尾径0.45mm左右,鲤鱼浮漂1.0mm左右,湖库浮漂,1.2mm以上。


自重

自重和材质,体积有关,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过轻过重都不好用。

材质过轻,如芦苇漂,鱼口容易蹿跳。

材质过重,如一些木制过重的浮漂,则绷不直线组,水线弯曲,反映信号迟缓等。

冬钓浮漂,体积较小,因此需要用轻质材料,绷直线组。

长尾长脚浮漂,本身尾脚很重,所以需要漂身材料轻一些,让浮漂吃铅不要过小。或者就是把尾脚做细。

野钓浮漂,需要有一定自重,插入水中更稳定,不易被水皮风浪影响。有利于钓深水、流水。


吃铅

吃铅量大小和体积、材质有关。

钓大鱼,可选择体积较大,吃铅量适中的巴尔杉木浮漂。

钓轻口,可选择体积小,材质轻,吃铅量适中的芦苇浮漂,有利于绷直线组、及时抓口,且能避免载饵量较小。

钓乱口、滑口,可用孔雀羽浮漂,自重相对稍大,自重吃铅线组,质量分布合理,可过滤假口。

以2号浮漂为例:

冬钓大棚浮漂,吃铅0.8g左右。

小鲫鱼浮漂,吃铅1.0g左右。

鲫鱼浮漂,吃铅1.2g左右。

大鲫鱼浮漂,吃铅1.8g左右

混养浮漂,吃铅2g左右

鲤鱼浮漂,吃铅2.5g左右

湖库浮漂,吃铅3g以上。可钓更深更远。

不同鱼情,也可小漂钓大鱼,大漂钓小鱼。

浮漂号数主要是吃铅量的差别。根据水深、鱼的大小,可酌情换用123号浮漂。


目数

不同浮漂,目数刷制不同。主要在于漂目数量、长短、黑格间隙粗细,漂目颜色的不同。观漂视觉感受不同。

漂目长,远距离看的清。适合钓大鱼。

细尾浮漂,漂目会画长一些,太短不容易看清。

生口浮漂,鱼口较大,一口咬下去一大截。漂目画长一些,保持观漂效果。

漂目短、密目,碎目,鱼口更好。适合近岸钓小鱼,轻口、冬钓。甚至有调两目,钓一线的方法,钓两目之间的那根黑线。

许多浮漂属于锥尾,漂尾下粗上细,越往上,格目刷的越长,保持细尾观漂效果。同时,粗短、细长格目,体积相同,灵敏度相同。


收肩角度

收肩角度和漂型有关,主要影响水阻、出口。

缓收肩:长枣核浮漂,上下缓收肩,下滑、上顶的鱼口反映迅速,适合钓滑口、轻口。

急收肩:圆枣核、球型浮漂,水阻大,下沉速度慢,主钓行程,搜索鱼层、轻口。

端肩浮漂:楔子型、水滴型浮漂,下急上缓,顿口后回升水阻较大,比较延缓,因此叫做顿口漂。


漂尾

实心尾较容易被鱼拉走,空心尾稍费力鱼才能拉走。

以鲫鱼浮漂为例,实心尾0.45mm,空心尾0.6mm。

细长的实心尾,更易出口,主抓轻口。稍大的拉饵,轻易能压漂目。适合低密度轻口。

空心尾稍粗,但也只是一点差别。相对来说顿一点,可以过滤未咬实的乱口。小搓饵,稍压漂目。适合高密度涮口。

两者在生口鱼情下相差不大,在滑口鱼情下,熟练使用后,都可用于择口。

空心孔雀羽浮漂经典造型:两半羽毛拼接,长身,28cm左右,7目,吃铅量1.2g左右,漂尾0.6mm。钓高密度滑口小鲫鱼,调四钓二。

漂尾空心,可过滤假口。漂身孔雀羽,自重稍大,插在水中沉稳。体积较小,吃铅量不大,但钓组整体质量稍大,鱼稍费力才能拉走,鱼口实。浮漂自重、线组、铅坠吃铅,三者质量分布均匀合理,力的传导稳定,鱼口沉稳。


漆皮

漆皮薄厚影响自重、吃铅、结实程度、吃水、水阻等。

去壳孔雀羽、芦苇浮漂,多瓣拼接。胶水、漆皮较厚,工艺不佳时,容易自重过大,不吃铅。

漆皮薄,体积小的浮漂,比较轻灵,适合钓小鱼。漆皮厚的浮漂,比较结实,适合钓大鱼。

漆皮质量和厚度,直接影响浮漂的吃水。浮漂进水变目,影响调钓。

漂身入水后,会有水阻。合理的漆皮,水阻更小,出口更好。


材质

浮漂并非越轻越好,而是和设计用途有关。

孔雀羽:羽毛体积小,壳重。多为去壳、多瓣拼接制成。胶水、漆水薄厚影响自重。经典造型为吃铅量不大的孔雀羽小鲫鱼浮漂,钓乱口。

过滤假口使用。由于吃铅小,适合细线。粗线绷不直,在水下过度弯曲,影响信号传递。

巴尔沙木:不同等级,密度,轻重不同。木块较好加工为各种漂型,吃铅适中,鱼口稳定。稍重的浮漂在野外插入水中可抗风浪,过重则容易不吃铅,绷不直线组,水线过度弯曲,影响信号传递。材质自重均衡的巴尔杉木浮漂,想要更轻灵,则搭配细尾和细脚,减少一些自重,更易被鱼拉动。

芦苇:各种有芯,质地疏松的材料,去壳后,自重较轻,吃铅量大,多做轻口小漂使用。芦苇材质较轻,如体积过大,则容易吃铅过大,鱼口出现蹿跳,动作夸张,但很难抓口。因此多做成冬钓、轻口,小漂。体积小的情况下,保证吃铅量,绷直线组,放大细微鱼口使用。体积较大的芦苇浮漂,因为材质轻,有的带壳,有的刷厚漆,增加自重,防止蹿跳。

有关浮漂的用途,材质只是部分影响因素,主要和整体造型,如漂型、体积大小,尾脚粗细长短有关。


灵敏度

灵敏度主要和鱼口有关,受浮漂自身设计、线组搭配影响。

浮漂自身设计:参数不同,导致出口不同。

自重过沉,吃铅小,容易绷不住线组,水线弯曲,信号传到不及时,鱼口滞后。

自重过轻,吃铅过大,铅坠稍被鱼带动,浮漂即失去配重,很快回升,鱼口易蹿跳。

体积小的浮漂,水阻较小,比较轻灵。如冬钓小漂,使用去壳芦苇材质,保证吃铅量的前提下,绷直线组,将体积做到最小。

流线型漂身水阻小,出口好。轻口浮漂,多为上下急收肩。

细尾浮漂,密目小格子浮漂,更易发现轻口。但鱼情允许的前提下,还是粗尾好观漂。

漂尾和漂身要配套,体积较小,吃铅量较小的鲫鱼浮漂,配过粗的尾,则容易不出口。

线组搭配:浮漂、线组、铅坠的整体搭配不同,影响出口。

大漂顿口:浮漂是否容易被鱼拉动,出口,和浮漂自重、线组粗细、铅坠吃铅这三者的整体大小有关。浮漂、线组,铅坠的整体自重大,出口时由于惯性大,下顿后不易回升,看起来顿口明显。

小漂细线轻口:浮漂、线组,铅坠的整体自重小,漂尾细,则容易被鱼拉动,适合捕捉轻口,小口。

滑口:浮漂,线组和铅坠是一个整体,需要钓组整体质量分布均匀一些。如一些钓小鲫鱼的孔雀羽浮漂,自重、线组、吃铅,三者质量分布均匀,出口沉稳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