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迷你“水下世界”:300多种鱼儿等你来亲近

发表时间: 2021-08-25 12:58


要问水中的观赏动物有哪些?笼统的说法有观赏鱼、观赏虾、观赏蟹等,这也是不少人对它们的印象。实际上,有很多极具观赏价值的“水中宠物”正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如海鳗鱼、灰鲩鱼、狮子鱼、闪电贝、石头鱼、六角龙等,因其独特的颜色和形态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上述这些都能在中山帆鲨海洋文化馆(以下简称“海洋馆”)中一见“庐山真面目”。

目前,海洋馆面向公众开放,接待各种不同的团体和个人,是一个集科普、游玩、公益、展示于一体的主题公园。2020年1月,海洋馆挂牌国家3A旅游景区。

户内+户外空间展示逾300种动物

据海洋馆负责人古大焯介绍,海洋馆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由他和合作伙伴共同创建,起初只有2000平方米。随着知名度的逐步打响,海洋馆的容纳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近年来,古大焯将赚到的利润不断投放用于扩建,前后合计投资超1000万元。时至今日,海洋馆已经是一个拥有5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户外综合体,荣获广东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水生动物救护科普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记者顺着游玩路线走了一遍,根据兴趣不同需时两小时至半天。海洋馆充分利用空间设计,按照不同主题、场景等划分出20多个展区,包括荷包鲤鱼池、飞鱼隧道、雨林馆、巨骨舌鱼馆、活鱼喂食体验区、深海馆、亲亲鱼馆等,串通室外和室内空间。


目前,馆内拥有大中小型特种缸体和景观池共计100多组,300多个品种上万条科普活体生物,体型由十几厘米到两米不等。他们有体型较大、走起路来铿锵有力的陆龟;姿态曼妙、神秘冷艳的珊瑚;深居海底、行迹鬼祟的“瞎子”海鳗;外形霸气、长着一张呆萌脸的狮子鱼……除了隔着玻璃近距离观看这些奇特品种,海洋馆还提供15项“零距离”互动的体验项目,包括活鱼喂食、饲料喂鱼、钓金龟、亲亲鱼等等。亲亲鱼互动体验设置在珊瑚馆,也是游览的最后一个环节,游客不仅可以用手触摸活体海星、海参、海苹果等多种海底生物,还能一尝被亲亲鱼“挠痒”的滋味,特别的是,海洋馆的亲亲鱼体色五彩斑斓,格外吸睛。


用奶瓶喂食锦鲤,用活鱼喂食食人鲳、金笔鱼,可以感受嗷嗷待哺的可爱和群鱼争食的震撼。如果在夏天,小朋友们还可以体验下水摸鱼的乐趣。“我们没有大型海洋馆的规模,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小而精,耕耘好科普和互动体验,而这也正是大型海洋馆所欠缺的。”古大焯说,跟鱼互动能够让他在烦躁的时候静下心来,在焦虑的时候缓解压力。他希望来到这里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够收获喜悦。

在细节处提升馆区体验指数

刷卡进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长而深的玻璃缸,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闪电鱼缸区。记者一边观赏一边前进,当记者的脸靠近鱼缸时小鱼儿纷纷游了过来,争先抢后地跟记者“打招呼”,不仅如此,它们似乎还“舍不得”记者离开,一旦发现动静便紧紧地跟上来。黄的、红的、蓝的、白的、蓝黑相间的,不知道这些体型相仿但颜色各异的小鱼儿平日是如何相处的?


走进其中一个室内展馆——巨骨舌鱼馆,场景被瞬间切换,深蓝之下只有昏暗的灯光笼罩着,世界顿时安静下来。焦点集中在面前巨大的鱼缸上,可见数米长的巨骨舌鱼在水中缓慢游动,它们的每个举动都能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变化。虽然它们的长相并非凶猛,却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让人不禁感叹和敬畏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据悉,巨骨舌鱼又称海象鱼,顾名思义体型庞大,它的牙齿长在舌头上。


穿过巨骨舌鱼馆,依次游览不同的馆区,记者来到喂食池,走近鱼塘,尽管手中并没有饲料,锦鲤已经群拥而上,似乎都在说“我好喜欢你”。


在每一个品种的旁边,都有关于该品种名称、习性等的文字介绍,额外购买导游服务后,讲解员还会向游客做一个深度解析。结束游览,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多重感受,记者对各种海洋生物有了较为深刻的记忆。


走在海洋馆里,游客不仅能饱览各种珍稀和奇特的水中动物,还感到自己特别受欢迎。如何制造这种效果?古大焯表示,海洋馆对选购品种、日常养殖等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不是随便买来随便放养。”原来,每一批鱼到达海洋馆之后,都要经常一段时间的“训练”。一方面培养摄食习惯,另一方面投放动保产品以增强鱼体免疫力。古大焯指出,在品种搭配上也有讲究,“有的品种具有较强的领域意识,避免互相残杀应该选购同样规格大小的鱼,并在同一时间投放,同时在鱼缸中设置适宜的躲避物,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对方的存在。”


钓鱼区内养殖的均为草金鱼,这是因为草金鱼体质健壮、抵抗力与适应性强,食性广,饲养简便。个别品种经过长期驯养,能随人拍手声列队而游。“草金鱼自愈力强,且能在低氧环境下存活,受伤后经过短暂运输,游客将它们带回家能养活。”


古大焯补充到,用于展览的动物应兼具科普性和观赏性,为了迎合大众化市场、保障亲民的售价,海洋馆以淡水鱼为主,搭配少量海水鱼。


丰富产业链 配套产品服务


利用半天时间,与生活在水中的“宠物”相处,学习相关知识,悠然而有趣,收获丰富。结束旅程后,游客可以购买自己心仪的品种,把它们带回家养殖,这是海洋馆其中一项增值服务。馆内所有的产品,从水草到雨林布景、从1cm长到200cm长的鱼都可售卖。古大焯介绍道,“海洋馆每年举办迎春鱼市,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开放的鱼市。”


在海洋馆的出口位置,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详细介绍了家庭养鱼的秘诀和要点。“要打开市场,就要做到透明。”古大焯补充说道,很多人想养鱼,但是怕,怕鱼生病了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剩多少养多少。市面上卖的观赏鱼大多是从鱼塘捞上来之后直接售卖,这些没经过中间处理的鱼对环境的适应力比较差,容易受惊吓,也可能携带一些暗病,对一般人来说比较难养。“如何挑选、如何调水,都需要进行文化引导。”


古大焯从多方面挖掘家庭休闲养鱼市场,组建团队为客户提供上门答疑服务和设备开发修护。“有好的服务,有好的设备,市场需求才会释放出来,让有兴趣养鱼的人能养鱼无忧。”古大焯进一步说道,公司专业的技术团队可提供高层楼宇施工及特殊构造缸体施工、园林鱼池工程设计施工等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风格的工程建造。近期,海洋馆承接了一个改造鱼池的项目,为珠海客户别墅外鱼池进行二次改造,对方在面积100平方米的鱼池内养殖比赛用鱼,最后成功为其重建过滤系统等。据统计,海洋馆定制的鱼缸、鱼池工程案例超600宗。


中午时分,古大焯前往员工食堂,桌上除了几道家常菜式以外,还有三碗面。古大焯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吃面超过一周了。这并不是因为他对面食有多么热衷,而是他正在研发海洋馆的主题面。不仅要对面的种类进行筛选,还要调出一个独有的汤头,而汤的浓淡、甜咸都需要经过反复制作和测试。他期望通过丰富餐饮、体验项目、设备购买等多元化服务,提升15%的转化利润。


目前,海洋馆发展进度理想,古大焯坦言,有赖于政府支持。“当地的旅游、文化、农业农村、镇政府等部门对海洋馆比较支持,想办法帮我们扩大场地空间,协助梳理资料促成3A资质认证,镇内国道广告牌免费使用等等”。古大焯指出,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将带领海洋馆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展现休闲渔业魅力。


来源:海洋与渔业

记者:李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