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们,请珍爱生命,五一野游前务必了解这4起警示事件!

发表时间: 2021-04-28 20:18

五一假期,气温升高,正是驴友们户外野游爬山的大好时节。在大自然中放飞自我、享受探险乐趣的同时,切记安全第一。4月19日,在张家口市怀来县北辛堡镇方家冲村山区,就发生了一起驴友随性选择一条未开发的山路行进,结果误入深山迷路被困的事件,最后在当地消防救援人员连夜救援下才安全返回。以往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轻者受伤、重者危及生命,让我们在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探险不等于冒险,快乐出游莫忘安全。

事件一:临时起意选未开发野路 6人深山迷途

2021年4月19日16时12分,张家口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一队驴友前往怀来县北辛堡镇方家冲村山区游玩,由于好奇心太强,返程途中6人没有按既定路线返回,而是选择了一条未开发的路行进,结果误入深山,且体力不支,最后只能向消防部门求助。

救援人员根据被困人员微信发来的定位,通过与派出所民警和当地向导等救援力量沟通分析后,救援人员初步确定了被困人员位置,并由当地向导带路携带救援装备进山救援。

被困者所处的小东沟与赤城县大海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崎岖难走的山路上碎石遍地、荆棘密布,给搜救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同时深山中通信设备基本瘫痪,只有对讲机可用,在搜寻被困者的途中,救援人员利用扩音喇叭不间断呼叫。

夜间寒风如刀,脚下冰雪未消。在经历了4个小时的艰难搜寻后,4月20日凌晨1时许,救援人员终于寻找到被困者。

20日凌晨3时42分,在历时近12个小时后,被困者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护送下走出山区,转移至安全地带。

安全提示:在这起事件中,驴友没有按事先规划好的安全路线返回,而是临时起意,出于好奇与冒险的心理,选择了一条未开发的山路行进返回,结果导致迷失于深山之中。在未开发的深山区,各种情况往往是你无法想象到的,手机没信号、指南针失效、山中气温骤降,体力透支加上内心极度恐惧,对身心打击巨大。所以,在游玩过程中,一定要执行事先制订好的出游计划,严格遵守既定的出发返回时间、路线等,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绝对不能随便更改。

事件二:爬野山遭遇落石 两人不同程度受伤

2020年10月7日,在秦皇岛昌黎县十里铺乡棒槌山上,来自唐山乐亭县的13人登山队有两名队员被落石砸到头部受伤,被困山中。秦皇岛市昌黎县五峰山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由于山路未经开发,地势陡峭且布满荆棘,加之山中信号极差,消防人员无法与被困人取得联系,只好找来当地村民向导和民警带路,并通过大声呼喊进行搜寻,终于在15时许找到两名受伤的被困人员。

经120医护人员初步判断,其中一名伤者腿部骨折、无法行动,另外一名被困人员胳膊肘部和腿部不同程度受伤,并有颅内出血可能。救援人员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与当地村民、驴友护送第一名被困人员到山下进行救治;另一路将第二名被困人员固定在担架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其安全抬到山下救护车上送往医院治疗。

安全提示:外出旅游尽量选择开放景区游览观光,并要看清警示标识,听从景区安全人员指挥,经过陡峭、狭窄、潮湿等危险路段时不可只为探险、不顾安全,切勿孤军爬山,或者在险峻、湿滑处攀爬。

事件三:下山走散迷路 体力不支被困崖壁

2020年5月23日,邯郸涉县更乐镇大寨脑山上,一名驴友被困山崖。涉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消防救援人员携带救援器材装备赶赴现场。

涉县消防救援大队救助被困崖壁驴友。

消防队员到达事发地山脚下,在确定好登山路线后,队员们开始携带救援绳索、担架、山岳救援设备、食物徒步赶往被困者地点救援。在行进过程中,山路异常险峻,坡度极陡,灌木藤棘丛生,给救援带来了很大难度。还有几处是百米深的悬崖,稍有不慎就有坠落悬崖的危险。

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难前行,翻越了八个山头后,救援人员终于在一处山崖凸出的小斜坡上看到了这名被困“驴友”,他的双脚勉强站在斜坡上,身体紧贴着崖壁,一手紧握崖壁上长出的荆藤,一棵小小的荆藤成为他等待救援的“生命支撑”。

一名消防队员利用绳索小心下降至被困者位置,上面的救援人员提升拉拽把他们一起吊运至山顶平台处,被困“驴友”终于安全。

据了解,这名驴友是一行三人登山探险,在返回下山途中走散迷路,在自行寻找路时,石壁陡峭,他在攀爬到半山腰时体力不支,上不去也下不来,便报警求助。

安全提示:户外登山,切勿登高涉险,要注意中途适当休息,避免因过度疲劳体力不支导致意外发生。攀登前,要对山上的环境、气候特点有所了解,事先了解登山路线,最好有熟悉山势的向导带路,切勿盲目在山中摸索前行。同时,应避免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以免遇到险情。

事件四:4人掉队 深山失联27小时

2020年5月31日11时许,保定市涞水县110接警中心接到报警,一个驴友团一行17人5月30日到保定涞水县野游,从涞水县娄村乡对子坨进入深山,当日19时许,团队中的13人陆续下山返回驻地,团队在核查返程人员时,有4名队员失联,而且已长达27个小时,于是紧急向民警求助。

接警后,民警立即圈定了大致搜寻范围,与当地村干部组成救援队,在向导带领下往深山进发。由于该团队选择的对子坨区域植被茂密,几乎无路可走,还多断崖、碎石、砂岩,稍有不慎就会跌落山崖,最窄处只能踮着脚尖爬行。当天气温高达37℃,烈日下队员们的衣服很快就湿透了,锋利的树杈在队员们胳膊和脸上留下一道道印记,加上山中无手机信号,救援队只能靠喊,很快嗓子就哑了……经过6个多小时的寻找,救援队终于在一处30多米高的悬崖处,发现了被困的4人。在崖顶的一对母女是第一次跟团爬山,体力已严重透支,情绪极不稳定。5月31日19时30分,经过8个小时的救援,被困4人全部成功获救。

安全提示:涞水县内多崇山峻岭,经常有“驴友”登山游玩,其中不乏一些登山爱好者会选择未开发的野山作为目标,迷路和受伤的风险会大大提高,当地警方曾接到过多起解救求助。外出游玩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尽量不要冒险前往人迹罕至的野山攀爬,不要尝试陌生偏僻路线,一旦发现自己迷路,应立即报警求助。联系到救援人员后,尽量待在原地不要乱走,手机尽量保存电量,以便等待救援。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来源: 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