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寄居蟹的神秘面纱:你了解多少?

发表时间: 2022-10-15 17:33

寄居蟹习性

(各个物种大同小异)1.陆寄居蟹一般生性胆小,但个体之间存在显著的性格差异

2.所有陆寄居蟹都是生态系统底部的分解者,海边清道夫,猎食行为不常见。它们食性杂乱,没有固定的食谱,食物 种类受季节影响。

3.需要一定的日常游走来维持正常的消化代谢,饲养空间不宜过小。 4.野外确实是群居生活,但是临近蜕皮的蟹会远离集体,寻找隐蔽处打洞掩埋,进行蜕皮。

5.种内斗争激烈,幼体夭折率高,主要表现在对螺壳和食物的竞争。仅有少数陆寄居蟹 能活到成年。野生个体平均寿命不足两个月,极限寿命估计值为:25年。

6.它们会吃虚弱的同类(蜕皮中),而且同类的肉体对于它们来说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陆寄居蟹原生环境特点

(各个物种大同小异)1.热带海滨年平均气温25°C左右,地表气温上下限分别为:11°C~38°C。一般日间气温高,湿度低夜间气温低,湿度高。野生陆寄活动时

段主要受温湿度综合影响,其次是人类干扰,光照等因素。 2.存在夏季和冬季,但南北半球的冬夏两季相反。部分地区存在旱季和雨季之分(例如:马达加斯加)。

3.地表以下10米处土层/砂层稳定且约等于全年平均气温(25°C)。换而言之,地下冬暖夏凉。因此,野生陆寄居蟹可以通过“遁地”来躲避 严寒酷暑。然而在人工环境下难以实现。

4.红树林里也存在陆寄居蟹种群,汽水比重范围为1.007~1.019,低于标准海水比重的1.024。因此,部分陆寄居蟹为广盐性。热带近海水温 为:20°C~28°C。

5.热带海滨地质多样,有钙质的珊瑚沙,硅酸盐质的细黄沙,沙土,硅藻土,腐殖质壤土,珊瑚骨碎地表,岩石等等。

科研人员喜欢测量前甲长,但不实用,难以推广。而且测量毫米级的前 甲尺寸误差较大,不利于非同种寄居蟹个体之间进行尺寸比较,局限性大。

因此要推广厘米测量法螺口内径。后者用于挑选螺壳。

厘米测量法:当寄居蟹紧闭时,用一个概念圆内切于左第三胸足和壳内尾肢端,即可得出该寄居蟹个体的体型区间。一般陆寄居蟹尺寸在0.5cm到7cm不等。小于3cm的寄居蟹幼体统称为豆丁。

螺口内径测量法:应该准备一个游标卡尺,用它的内侧测量面进行测量。 一般寄居蟹的螺口内径在0.5cm到4cm不等。

注意,无法使全身缩进螺壳的寄居蟹个体不宜使用螺口内径测量法。

陆寄居蟹寿命

1.陆寄居蟹的衰老与人类不同,它们直到死之前均具备生殖能力,不停 的进行蜕皮生长。

2.陆寄居蟹的衰老主要体现于较大的体型引发的一系列生理问题。它们 最终会死于体型过大导致无力蜕皮/感染性疾病/身体机能异常等。

3.因此,陆寄居蟹个体的体型直接决定其“剩余寿命”

4.像是网球般大的个体,剩余寿命不足5年,或许下一次蜕皮就是它的祭 日。若要是提子般大小的个体,还能进行几十次蜕皮生长,剩余寿命能 有20年之久。

5.陆寄幼苗一出生就在海里,一只母蟹的产卵数量约为5~100K。但四 个月之后,仅有不足万分之一的个体能存活且顺利找到螺壳上岸。即便 是上岸以后,也仅有极少数个体能活至成年。因此,野生寄居蟹平均寿 命极短,可以说是出生即死,靠”高出生率“来维持种群数量。

6.我们一般会考虑陆寄个体的极限寿命,也即“生理寿命”。一般种类 的生理寿命为:25岁。部分种类,例如:短腕,西伯,深紫等,其生理 寿命为:40岁。

7.陆寄居蟹生长速度慢。它们蜕皮一次后,它们的体型上几乎没改变, 饲养一整年体型几乎不变。饲养两三年,体型有显著增大。而且它们的 生长速度主要受螺壳限制,其次是遗传,平均温度和食物等等。

换壳

1. 如果螺壳特别脏,它们不会换

2.如果某一只蟹看上另一只蟹的壳,会去抢壳。结果有可能是互换螺壳。严重的可能会打掉钳子和腿。饲养缸内请多放等大的空螺壳。

3.一般来说,大部分蝾螺都是陆寄的菜,而深紫陆和凹足喜欢长型螺。比如非洲大蜗牛壳,赤旋螺。

神奇的是,陆寄居蟹会鸣叫,发出类似于锯木头的咔咔声。目的是为了威胁敌人(其他寄居蟹或者人类) 发声原理:第四胸足连续摩擦螺壳发声

早期学者认为是由寄居蟹左钳摩擦规则排列齿发出的。而我认 为这就是错误的。
论据如下: 1.我发现所有种类的寄居蟹都会发声,包括左钳无规则排列齿 的短腕,西伯利斯。 2.当寄居蟹正在鸣叫时,外部全身并没有任何动作。 因此我可以推测,发声部位在寄居蟹腰腹部。

应激避雨

当你向寄居蟹喷水时,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开始行动,往高处爬。 这不是因为它们喜欢水,而是因为它们害怕雨水,本能的往高处爬以防淹死

陆寄居蟹不喜欢被淋湿,因为淋水会削弱它们的嗅觉和视觉。其次,它们体表湿水蒸发, 会局部降低体温,降低有氧呼吸活性,行动力减弱。 所以,不建议用喷淋加湿,应该用雾化加湿器。

喷水就会钻进土里

抢壳,斗殴,应激裸奔,互换螺壳

1.它们打架之前会相互触碰触角,试探实力。

2.然后开干。

3.它们有时会看上对方的螺壳,然后紧抱对方, 用自己的腹部螺壳连续撞击对方直到对方裸奔 齐壳而逃。期间它们往往会鸣叫。俗称:抢壳

4.结果有可能会导致双方互换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