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北山15:赏诗阅文游栖霞岭

发表时间: 2022-12-21 17:07

沿葛岭(宝云山)山脊再往西,叫履泰山,山麓下古时有古剑关,南宋时建了武穆王岳飞墓。

山之岭名栖霞岭,国内名以栖霞的山岭并不只是杭州西湖北山,比如南京栖霞山,桂林栖霞等等。而杭州北山栖霞岭因岭边的岳飞陵墓而有名。

岳坟在栖霞岭之南,栖霞岭北往可至岭上的紫云洞,岭后(北)的金鼓洞与黄龙洞等名胜景点。按《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载,栖霞岭一带,在明朝时还有桃溪,栖霞洞,紫云洞、牛皋墓,妙智庵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栖霞岭

栖霞,这个词挺富有诗意的,幽人(道家,僧尼,隐士)都喜欢用此词。若以为杭州栖霞岭是山岭常栖憩自然彩霞而得名,或有点想当然了。传古时此山此岭多桃树,春天之际,桃花盛开,如红霞布满山岭,故称栖霞岭,霞或指代桃花。岭下有一条桃溪。《西湖游览志》云:“栖霞岭上,桃花灿烂,色如凝霞。……有水一道,名桃溪,经岳坟前入(西)湖。”古代的栖霞岭究竟是何种风景与风情,请读以下诗歌。

《入天竺自栖霞岭步归(明末清初·彭孙贻)》:

“步予岩之阿,山深宿云卷。万木成秋冬,乱泉奏琴阮。

古寺居幽岑,疏钟抱回巘。山茅滚虎迹,竹鸡啼墓阪。

我情已閒娟,野花能燕婉。散发荫石苔,烹茗支雪甗。

遂与林壑亲,不怯前途晚。群峰一何长,费我屐齿远。

累坐日己移,偶眠聊自偃。去山如怅别,将行复缱绻。

烟峦代糇粮,夕归尚忘饭。”

《由烟霞岭至紫云洞精舍(清·黄景仁)》:

“日出倚湖棹,阴岭此孤发。丛筱时钩衣,晞露渐盈袜。

已有樵斧声,丁丁出深樾。欲叩径所从,寻声易飘忽。

稍稍开停云,微微辨琳阙。夜梵悄已沈,晨钟闲将歇。

入门见夷光,沈照坐岩窟。洞气凝古香,云根抱臞骨。

相对我亦忘,焉知境超越。君听幽涧泉,泠泠几时竭。”

紫云洞,在栖霞岭上,清乾隆帝先是在董邦达的画册中见到紫云洞,后又亲自去游览了一番,留下两首诗: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五*紫云洞》:

“窈窕紫云洞,闻在葛岭西。琤琮乳窦水,流出是桃溪。”

《紫云洞作》:

“昔向画中读,今从画里游。是日颇暄热,入洞凉风飕。

栖霞待举步,黄龙漫回头。非我屡耽咏,率以记里邮。”

宋代诗人张炜的朋友,从南山的方家峪迁居到北山的栖霞岭,张炜写诗《题友人自方家峪迁居北山栖霞岭》祝贺之:

“素喜华居逼禁闉,北山何事又移文。来依岳麓千章翠,闲却南屏一片云。

招月咏梅君自乐,煮泉瀹茗客同分。未随燕雀伸忱贺,先剪溪藤述寸芹。”

元末明初的张昱到栖霞岭探访姚子章,留诗一首,《栖霞岭访姚子章》:

“买得湖船为访君,望中都是北山云。风前杨柳惊秋晚,波面芰荷愁日曛。

青史纵能传后世,白头休更说从军。栖霞有酒能留客,纵饮何妨到夜分?”

栖霞岭上原有妙智庵和栖霞洞(妙智庵洞),各选一诗:

《妙智庵(宋·宋伯仁)》:

“结屋占山巅,源流未有年。便非真隐者,且喜得安然。

石洞云同卧,茶铛客对煎。我来聊小憩,诗满夕阳天。”

《妙智庵洞(一作栖霞洞)(宋·董嗣杲)》:

“梵庵云隔洞高虚,傍路阴森树几株。石室跨空山骨碎,林风掠地土痕枯。

两亭瀹俗秋偏畅,六月披襟暑欲无。如此岩墙难此立,有人编入职方图。”

栖霞岭一路多山洞,包括岭北的金鼓洞、银鼓洞、黄龙洞等。这些洞,大多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工采石后形成的,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遗迹。南宋诗人刘克庄《玉牒初草》中有载:“嘉定中,诏临安府,北山剑门岭毋得伐石,虑泄山川之气。”剑门岭即栖霞岭,时岳坟刚建成不久,朝廷下此诏,禁止在此山采石,或与岳庙有关。

嶺(岭)者,《说文解字》本义是:山道也。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登北山,行栖霞岭,真正的乐趣可能还是在于山行。古人将栖霞岭山道设计得很人性化,甚至感觉并无多少陡峭与险峻之处,在山中相对平坦的古道间,“野鸟引人听,好风吹我裳。”山道两边或匝地幽篁,或曲涧古树;人们可仰松欲仙,亦可倚竹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