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最普遍的养鹦鹉误区

发表时间: 2024-03-19 23:29

原文发布于 公众号 百变小鹦鹉




01 长期喂单一的食物

鹦鹉分素食、杂食、果食的,但无论是哪种鹦鹉,在自然界中,他们自助获取的食物丰富多元,不同的食物叠加提供不同的营养。

而日常家养的鹦鹉则强烈依赖饲主的喂养。

长期喂食单一的食物可能导致鹦鹉身体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发健康问题。

不少人认为,家养鹦鹉较野生鹦鹉长寿,除了免受天敌危害外,主要得益于健康的饮食。

以往许多人都只会喂鹦鹉单一的种子粮,甚至只喂小米,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要给鹦鹉多元化的饮食,

除了单独给一种主粮外,更多人越来越倾向于混合种子粮、滋养丸,以及果蔬按不同的比例给予。


cr:marcel_caique




02 盲目追求肥胖


胖胖的鹦鹉看上去十分可爱,对吧!


翻看网上各种帖子,常常会看到有人问“怎么样让鸟子吃胖啊!”“喂什么才能让鸟更胖?”


注意!盲目追求胖对鸟不健康!


鹦鹉跟人类一样,身材适中才是最健康的!

健康的鸟子可以有肉也可以精瘦,但切忌盲目追求肥胖。


一些人为了小鸟长胖可爱,乱喂各种油料,长期下来,鸟是胖了,鸟身上的疾病也会来了!


不当的生活饮食,鹦鹉跟人一样,同样会患上肝病、肾病、甚至糖尿病!



03 使用圆形笼子


传统圆形的笼子在饲养一些雀类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实际上这种圆形的笼子并不适用于鹦鹉。


越来越多人发现,鹦鹉习惯栖息于笼子的边上或角上,而并非笼子正中央,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觉得更有安全感、更舒适。


而圆形的笼子没有隐身的地方,会让鹦鹉感到不安。


另外,鹦鹉属于攀禽,他们习惯攀爬。为了便于他们攀爬活动,优先使用横网丝等便于攀爬的笼子。



网友@酸菜鱼逛商场发现一只养在圆形笼子里供人观赏的牡丹鹦鹉,情急之下发出求助。这种情形还挺常见的。希望越来越多人接受到科普。






04 使用草窝


草窝材质天然,具有一定的保暖性,是很多雀鸟不错的栖息用具。然而,草窝并不适用于鹦鹉。


一方面,草窝容易滋生螨虫,另一方面,鹦鹉的喙部强劲有力,鹦鹉也有啃咬的习惯,草窝容易被破坏。


许多草窝采用棉线缝制,棉线脱落有缠绕鹦鹉的危险。棉线有韧性难以扯断,同时,鹦鹉往往因为惊慌扑腾而加剧缠绕。


网上有过不少鹦鹉因为草窝致死的案例。







05 一直把鹦鹉关在笼子里


除了一部分从小因为被圈养而形成习惯的笼养鸟,大部分家庭饲养的鹦鹉都渴望与人类建立社交,他们属于高情感需求的动物。


并且,鹦鹉每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自由活动。在大自然,他们有广阔的活动空间自由玩耍。


一直把鹦鹉关在笼子,会让鹦鹉感到抑郁,轻者闷闷不乐,重者可能出现刻板行为,甚至拔毛自残等。


类似的行为还有,为了限制鹦鹉行为而长期盖上笼布。



06 喂食人类的食物


一些人会觉得跟宠物分享食物是一种有爱的行为,还有就是觉得小鹦鹉抢吃太有趣,抱着侥幸的心理:“吃一点点没所谓吧!”


结果这种行为一发不可收拾。


针对于前者,你想要吃鹦鹉的食物吗?或者设想一个人养的狗,然后要吃狗粮才能表达爱意吗?


鹦鹉之所以想要吃人类的东西,一方面也是嘴馋,一方面是觉得好玩。


对于侥幸的心理,要知道,许多疾病不是一下出现的,而是日积月累导致的,等到慢性疾病发病,那就是回天乏力了。


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如果胡乱纵容,鹦鹉连垃圾也会吃……


为了鹦鹉健康着想,切断这种不健康的“乐趣”。


为什么不选择适合鹦鹉的食物进行互动呢?


cr:parrotloversworld




07 不规律的作息


当代人为什么这么多体虚体弱的,随便一抓,脸色暗陈,年纪轻轻头发就稀少。除了压力,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不规律的作息导致。


不要老想着去挖掘一些“推陈出新”的科学研究去推翻“健康与睡眠无关”了!

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基础!

在大自然,动物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这是万物的运作。

而现代社会,人们一边进补一边熬夜,大部分人已经被发现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一些家长习惯带着鸟宝熬夜,原因是“它看起来不困”。


请坚决杜绝这种行为!该休息时,一定要送鸟宝回去休息。不要拿鸟宝的健康来开玩笑!


cr:beyond_eyes_07





08 放鹦鹉下地行走


已经有过太多太多,鹦鹉被踩到的事件!


场景并非人看到鹦鹉而踩到,而是鹦鹉在家中自由到处行走的时候,悄悄走到人的脚下,当人一转身一踩,又或者坐椅子上突然起来,脚一放一踩,悲剧就发生了!


鹦鹉并不知道很多危险。


鹦鹉很聪明,但鹦鹉并不至于聪明到人类那样!何况很多作为人类,许多人都不见得有多聪明,生活中也常常出现各种意外。


因此,不要想着鹦鹉会自己躲避!


你知道人类的“轻轻一脚”能有多大的力度吗?


鹦鹉身体脆弱,当人来不及感受到力,对于鹦鹉已经是发生致命的伤害!



09 盲目放飞


鹦鹉不是鸽子!没有“自动导航”系统!

即便是鸽子,也是讲究训练的,并且一些实际上是靠“淘汰”来实现筛选的。


同样,一些鹦鹉可以实现放飞,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有科学放飞经验的人都会有一套体系,包括室内先训练、口令指挥、飞行迫降都是有应对措施的。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玩家出现哪天鹦鹉就突然一去不回的情况。


如果想着买回来,把鹦鹉带出去,甩出去,鹦鹉自动回来,那就是傻逼!



这里要提醒一点,一些人想体验放飞,又想着安全,于是让鹦鹉戴着几米长的飞行绳飞行。


注意!当你想要让鹦鹉这样飞的时候,务必留意周边的环境,包括树木、高压线,一旦缠上麻烦就大了!


飞行绳是用来约束鹦鹉不逃脱的,不是拿来“放风筝”的。


cr:dean_rule_nature





10 滥用营养剂


许多人都知道滥用药物的危害。但是滥用营养剂常常被忽略。


一些人将营养剂当水喂、当饭喂,长期持续大量供应,想着补充营养。殊不知,会适得其反!


胡乱补营养剂,滥用包括各种维生素,都会对鸟宝身体造成伤害。


健康的体魄从来都不是靠大量摄入制品而来的,而是长期健康均衡的饮食、规律作息以及健康的心态而来的。



cr:_lovely_parrots_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更重要的是转发给身边有养鹦鹉的人。








原文发布于 公众号 百变小鹦鹉